新華社評論員: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四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四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著眼于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藍圖,明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就要牢牢把握這個主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十四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新關口,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我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我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重要引擎;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較“十三五”末增長42%;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清潔電力供應體係,萬元GDP用水量降至50立方米以下……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深刻昭示,只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才能不斷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高質量發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關係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在全會提出的“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排在首位。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選擇。只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才能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現代化產業體係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中國經濟靠實體經濟起家,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要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係。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係,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基礎。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在加強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技術上抓緊攻關,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要堅持係統思維,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不斷築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讓新動能更加澎湃、新優勢更加彰顯,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高質量發展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十五五”時期,錨定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真抓實幹、久久為功,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將不斷開拓新境界、創造新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