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海軍飛官現場實際操作起飛、飛行、落艦、返航降落基地的動作,相當嫻熟。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2011年臺北國際航天科技暨防務工業展將于8月11日起在臺北世貿中心登場,其中有場館整合臺灣陸、海、空三軍及臺“軍備局”生產制造中心等7個單位的資源,公布新獲得的武器裝備以及科研成果,儼然成為“導彈大展”,讓民眾“近距離”一次看得夠。
此次展覽規劃6個展區,分別是“武器裝備”、“倣真係統”、“研發成果”、“軍民通用”、“軍品認制修”以及“人才招募”。其中軍品方面檢討約600項武器裝備總成、次總成與零組件參展,預估約有140余億元新臺幣的產值。
有場館將展出臺灣“中科院”參與的“國際AMS太空磁譜儀計劃”十分之一的縮小版AMS-02反物質磁譜儀與安裝在國際太空站的模型,其中1999年起的第二期AMS-02計劃于2011年5月16日由奮進號(Endeavour)航天飛機升空安裝部署在國際太空站上,進行為期15年的宇宙粒子偵測實驗任務。
此外,場館還將展出各型直射武器模擬槍及各類戰場場景震撼虛擬戰場體驗館等8項戰場、飛行及戰車訓練倣真係統,其中臺灣海軍S-70C反潛機操控臺倣真器是第一次曝光。臺灣海軍航空指揮部這次展示由“中科院”以1:1比例研發的S-70C模擬座艙,會場的一款是在左營基地使用當中,臺海軍還有另一款倣真器設置在花蓮基地。
臺灣陸軍新式40厘米榴彈槍裝步戰鬥車話題十足,聯勤單位表示,這款雲豹八輪甲車的衍生構型已經批量生產,今年將撥發給陸軍34輛,未來總共將換裝386輛。雲豹八輪甲車搭配由臺灣“軍備局”研制的40厘米榴彈機槍遙控槍塔,可360度快速旋轉,並于行進間射擊,具射程遠、高機動性及火力強大等特性。
此外,天弓三型導彈與機動發射架、AAVP7兩棲突擊車、核生化偵檢車、車載劍一防空導彈係統、105厘米低後座力炮塔、紅隼反裝甲火箭等裝備,也都具體呈現臺灣防務科技的研發成果。
海、空軍主力導彈也精銳而出。臺中空軍427聯隊IDF戰機現役使用的天劍一型短程紅外線導引空對空導彈、具射後不理性能的天劍二型中程雷達導引空對空導彈也在陳展之列,展現臺灣“中科院”研發的成果。
新竹空軍499聯隊則是展出幻影2000戰機的主力武器裝備魔法二型短程空對空導彈、雲母中程空對空導彈。
嘉義空軍455聯隊F16戰機的AGM-65小牛導彈、AIM-9M響尾蛇導彈、AIM-7M麻雀導彈,雖然是過去演習中的常客,但是要能夠如此“近距離”仔細瞧,還真是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