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大陸記者的臺灣印象:讓石頭說話的花蓮

時間:2011-08-12 08:20   來源:福建日報

在鯉魚潭經國梅園內石雕作品與山水融合,成為一道亮麗景觀。

  花蓮位于臺灣東部,背靠臺灣中央山脈、面向太平洋,因為擁有壯麗天成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元的人文環境而成為臺灣一大旅遊勝地。與別處旅遊景區不同的是,花蓮的景觀大都與石頭有關;與別處石頭景觀不同的是,花連的石景種類多樣、質地優良;更讓遊客驚嘆的是,即便是同類的石頭,花蓮人都能設法讓這里的石頭更有靈性,讓遊客在觀賞之余,能夠感受到它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和它所迸發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花蓮人說,花蓮就是石頭的故鄉。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因為花蓮是一座山城,遠遠望去,所見到的是青山綠樹,而不是裸露的石景。但細究起來,說花蓮是石頭的故鄉其實也很貼切,並非浪得虛名。據了解,地處山區的花蓮全縣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蛇紋石、白雲石、滑石、水品、軟玉、玉髓、玫瑰石等礦產隨處可見。比較常見的是大理石,因為花蓮秀林鄉的和平、和仁、清水、崇德至花蓮市附近一帶盛產質地特別優良的大理石,花蓮縣又有一個“大理石王國”的美譽。聞名遐邇的太魯閣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跡保存區——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米,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成為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

  遍布各地的各式各樣石頭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然景觀,這在花蓮這個石頭故鄉並不足奇。令人驚奇的是讓沉默的石頭說話:隨處可拾的各類石頭,經過當地藝術家們匠心獨具的精雕細刻,呈現出它所蘊藏的生命力,傳導出它所擁有的藝術感染力。花蓮縣文化局負責人介紹說,石雕藝術是花蓮的一大品牌,經過多年來的大力推動,花蓮已經成為一座沒有圍牆的藝術館。

  花蓮因為是石頭的故鄉而培育了眾多的石匠、成就了眾多的石雕藝術家。成立近20年的縣石雕協會為了打造花蓮石雕王國不遺余力,上百名石雕藝術家的作品遍布花蓮的各個鄉村。花蓮前縣長謝深山在為石雕協會結集出版的《經典石刻》作序時稱讚道:“取天然的石頭為雕塑材料,善用石頭的特性,由石材的形、質、量決定雕刻的形態,讓自然之美與人類的情感、智慧相融合,可說是‘天人合一’哲思的具體展現。”

  花蓮縣文化局負責人介紹說,為了把花蓮打造成世界石雕觀光城市,近年來,花蓮縣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石雕藝術季,吸引了世界各國眾多石雕藝術家前來創作。如今,來到花蓮,公共空間、休閒場所、馬路邊、大街小巷都可見到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縣政府規劃的專設石雕園區如文化局的藝文廣場、石雕博物館及府前石雕廣場,匯聚了世界各國石雕名家與當地傑出石雕藝術家的佳作,千奇百怪,各領風騷,讓前來觀賞的遊客流連忘返。

  石頭是花蓮的特產,石雕是花蓮的驕傲。花蓮縣長傅昆萁在介紹花蓮時寫道:“花蓮的山水激發了藝術創作者難以澆熄的能量,石雕與石藝以堅硬的質地,溫柔呈現了花蓮的藝術之心。”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記者 陳榮富 文/圖)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