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認為在能力方面,自己跟前輩並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只有前輩得到認可,自己卻沒有,所以心里自然感到不安和煩躁。再加上她重新上班沒多久,因此在公司里自身的存在感很微弱。她需要開辟一個屬于自己的領域,但是因找不到頭緒而發慌。這種狀態使她大大地失去了工作上的自信,而且對自己也沒有了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對付優秀前輩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貶低前輩。
女孩心想:“一直以來我對她多好。”因此覺得非常委屈。于是,她就再也不幫前輩打開電腦了。她通過收回對前輩的關心而報復前輩。那麼,前輩是否認為這就是她的報復呢?
也許對前輩來說,有人幫她打開電腦並不是令她高興的事情。單方面的好意並不見得會受歡迎。那麼這個女孩是不是自作多情了呢?她看起來是比較親切和熱情的。遺憾的是,她不善于看穿人際關係的本質。職場並不是互相幫忙和關照的地方,而是做出自己分內業務的地方。雖然在自己的領域內完成任務時,也要互相幫助,並且這很重要,但是一廂情願的幫助有時候會妨礙對方。不管是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後希望得到認可是理所當然的。前輩把工作做得很好,本質就在這里。
現在她不跟前輩說話了。不幫人家打開電腦沒關係,可是不說話問題就不一樣了。她想用沉默的方式無視前輩。那麼前輩是否認為自己被無視了呢?很有可能前輩對她根本就不在乎。其實讓人擔心的是女孩。不跟前輩說話,能夠正常地過好職場生活嗎?那位前輩是公司認可的員工,而且能一邊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同時能處理好公司的業務。如果跟這樣的人不說話,吃虧的人該是誰呢?
她不跟前輩說話,最後反而令自己走向孤立。她想報復前輩,可這種行為相當于虐待自己。她的感情狀態弄不好就會走向患憂鬱症的地步。如果這種狀態維持得過久,那麼她很有可能被大家看成脾氣不好的人。一旦形成了這種氛圍,她的職業生涯會很難維持下去,最後她會考慮辭職。或者她已經想辭職,只是找個合理的借口把原因推給前輩罷了。很顯然,這個女孩正在走向錯誤的道路。
女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輩身上。她已經對前輩的日程一目了然,對她的一舉一動都很敏感。她討厭前輩的同時羨慕前輩。因為羨慕,所以一直都在偷窺前輩。到此為止,她能不能敞開心懷,認可前輩的能力呢?只要認可了,就什麼都解決了。很難認可前輩“足夠優秀”、“比我做得好”,這只能是她自己的問題,而與前輩毫無關係。女孩正掉入陷阱里去。貶低前輩並不等于能夠提升自己的價值。
別人的成功跟我的成敗毫無關係。大家普遍認為別人的成功會提高我的失敗率,但這是一種誤區。
試想一下扔硬幣。扔九次硬幣九次都顯示出正面,那麼當扔第十次的時候,顯示正面的概率會是多少呢?出現正面的概率仍然是50%。但是很多人會認為已經連續九次出現了正面,所以這次出來反面的概率較高。這是多麼非邏輯性的想法呀!
別人的成功會成為我的絆腳石的想法也是相同的。別人的失敗並不代表我的成功。別人升職並不會阻礙我的升職,我升職也不會阻礙別人的升職。別人的升職和我的升職是毫不相幹的兩碼事。
但是,人並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是個合理的存在。人們不但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還會怨恨世界不公平,找借口抱怨和訴苦。
來申請咨詢的這個女孩也是如此。她為了隱藏自己的缺點,正在欺騙自己。如果她要做到認可前輩,找回獨立的人格,那麼就需要用一定的時間去尋找自己。
擺脫對自己的欺騙,並審視自己的過程會非常痛苦。盡管如此,她仍然需要克服這種痛苦,要對自己更加誠實一些。
女孩認為世界是不公平的,可是她又沒有勇氣和力量跟世界抗衡下去。她只會自己抱怨,自己生氣。如果沒有勇氣去抗爭和消除不合理,那麼只能自己生氣,自己安慰自己。當無法正面對抗的時候,以消極的方式發泄一下憤怒,也是人之常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安撫住受委屈的心。
這個骯臟的世界無人理解我,而且充滿各種不合理和不公平。這並不只是女孩一個人的感受。此時此刻,有很多人也正在感受著這一點。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也是如此。孔子也曾怨恨世界的不公,歷經數十年的時間周遊了四方,並尋找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