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禪宗的公案,一個老和尚,是高僧,問他小徒弟,你看看大街上奔來跑去的這些人,一共有多少人啊?小和尚就一個、兩個在那兒數,老和尚說別數了,就倆人,一個叫名,一個叫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跟名有關的事。
在互聯網時代,成名實際上變得越來越容易,不管是好名還是惡名,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兩個人突然爆紅。惡名未見得是一件壞事。娛樂界的人為什麼經常給自己潑臟水?經紀人為什麼主動給明星炒作緋聞?很簡單的一個機制,因為互聯網時代人太容易健忘了,過一段時間之後只覺得這個人很有名,至于當時為什麼出名,是什麼樣的狗屎盆子扣到他頭上導致他出名的,大家都忘了。只知道這個人是名人,他開演唱會的話願意多掏點票錢。所以,這個機制已經跟傳統社會完全不一樣了。這就是互聯網給我們創造的機會。
有一天吃早飯的時候我老婆問我,郭德綱算精英嗎?其實我們兩口子都是郭德綱的鐵桿粉絲啊。我說你這個問題問得還真有點兒意思,在傳統社會,不管郭德綱多有名,他都不能算精英,因為沒文化,也沒有社會地位。比如說解放後,一幫文人聚會,實際上是教授級知識分子的聚會。這些大文人們其實是很看不起像老舍這樣的作家的,因為他不是大學教授,他只是一個職業的寫報刊連載小說的人。這就是傳統社會的特點,社會結構是金字塔式的,你必須爬到一定的社會階層我們才能承認你是精英。
可互聯網不一樣,互聯網像一個大球,在任何角度你都可以扎出一個尖來,形成你的高地。不是有一句話叫“世界是平的”嗎,就是說,你只要崛起小米粒那麼點高度,你就是珠穆朗瑪峰,你就是精英,你就是名人了。所以互聯網給我們這一代人帶來了大好的成名機遇。但是,各位琢磨清楚沒有,互聯網時代成名背後的成本其實極高,為了成名未來可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一點沒想清楚,在成名路上奔忙的人,我勸你暫時歇一歇腳步。
會有哪些代價呢?其中之一就是當你成名之後,實際上你已經被眾人用想象力拋離了人群,拋到了一個高度。但是拋離這事兒大家知道,就好比做拋物線運動,拋上去,就得掉下來。換句話說,拋得多高摔得多慘。互聯網時代特別容易把人拋到特別高的高處,一旦到了高處,大家就開始發揮腦補的作用,去想象一個輝煌、高大、偉大的人,他的道德有多麼完美等等。陳冠希先生其實就是一個小年輕嘛,他只不過幹了一件特別容易成名的事情而已,他一個正常年輕人的一些私人生活一旦被曝光,面對的就是萬丈深淵。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公眾對于名人的一種不體諒、不原諒之處。
所以,吳伯凡先生講過一句話:現在這個時代,公眾人物的道德底線是普通人的道德上限。因為所有的人都會把你腦補成一個偉大、光榮、正確、完滿的人。
前一陣方舟子和韓寒幹架,方舟子陣營說:“韓寒你不足一米七。”等等。其實這個數到底是多少並不重要,關鍵是很多女粉絲知道韓寒才一米七,那他原來高大全的形象不就瞬間破滅了嗎?
所以這就是成名的一個代價。一旦成名,你就不可能獲得真實的生活。為什麼那麼多明星娶了誰、嫁了誰都是秘密啊?因為個人私生活必須要跟公眾隔開,名人生活中真實的一面一旦暴露,粉絲們的夢瞬間就碎了。而在互聯網時代,保守秘密、和公眾隔開距離又是那麼困難。所以如果你想成名,這就是你要付出的第一個代價。
本文摘自:《邏輯思維》,作者:羅振宇,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