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商情快遞

攀枝花臺灣農民創業園 臺灣蓮霧落地生根

2011-05-06 15:03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白皛
  1998年,科技部、國臺辦批準設立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2006年10月,農業部、國臺辦批準設立成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2009年11月,農業部、國臺辦批準設立攀枝花臺灣農民創業園。至此,四川省擁有3個國家級涉臺園區,數量居西部之首。

  攀枝花臺灣農民創業園位于鹽邊縣益民鄉埡谷村。5月4日8時,鹽邊縣副縣長魏渠河在創業園查看臺灣水果蓮霧的長勢。他的身後,300畝蓮霧大棚一字排開。經過一年多精心培育,去年5月底種下的蓮霧苗已長到近一人高。

  陽光下,魏渠河的額頭沁出汗珠:“有這樣充沛的陽光,臺灣水果才能在西部山區落地生根。”

  攀枝花與臺灣的“緣分”,可追溯到創業園成立之前。攀枝花氣候與臺灣相似,兩地很多農作物具有相互適應性。2004年,攀枝花市與省農業科學院合作,先後從臺灣、海南、福建引進芒果、番荔枝、甜楊桃、芭樂、火龍果等臺灣優質水果試種,逐步建成870畝臺灣優質特色水果母本示范園。2009年,以此為平臺,攀枝花市著手規劃、申報“攀枝花臺灣農民創業園”。2010年8月20日,創業園成立。園區佔地1萬畝,輻射攀枝花市三區兩縣,成為我省第二個臺灣農民創業園。

  鹽邊縣益民鄉是創業園的核心區。“創業園的誕生,將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幫助農戶增收。”魏渠河說。去年,臺灣大祥果品培育的600株蓮霧種苗剛運抵益民鄉埡谷村,10分鐘內即被農民搶購一空。據測算,樹苗生長3年後開始挂果,第5年進入盛果期,其市場價每公斤40—60元,除去成本和中間環節,每畝收益可達2—5萬元。

  目前,攀枝花臺灣農民創業園已有幾家公司進駐。當地政府正在洽談的項目包括黃金鴿養殖、咖啡豆種植等,都是來自臺灣的特色農產品。按照規劃,這里將形成產業鏈,從種苗提供、農資、農業機具出售到產品包裝、銷售和深加工,為攀枝花發展臺灣特色精品農業產業進行“一條龍”配套和全方位服務。

  “將鹽邊打造成臺灣水果、蔬菜的活力基地。”對創業園的未來,魏渠河信心滿滿。孫琪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