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資金地產政策松綁 臺塑推首宗地
為配合開放大陸資金到臺灣投資,臺灣當局于2009年6月30日公布大幅松綁現行規定中對大陸資金購置房地產的相關限制。此幅土地成為首宗以大陸資金為主要招商對象的大型土地銷售案。
從6月30日起,臺灣地區大幅開放大陸居民及陸企赴臺購置不動產及商辦限制。按照新規定:陸資法人在臺購買房地產貸款規定,比照臺灣人相關規定辦理;而大陸買家購買不動產,首次購屋者的貸款成數,以擔保品監價五成為上限。
作為當地大“地主”,臺塑企業在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的廠區土地面積多達274公頃,分別是白玉區的114公頃和塘尾區的160公頃。據其代理機構戴德梁行對CBN記者透露的信息:臺塑打算先把當中的85公頃土地作銷售和招商,以每公頃約售新臺幣1.28億元來計算,總可售金額約新臺幣100億元。
記者計算得知,此85公頃土地每畝售價約合200萬元人民幣左右。
此次有地塊出讓的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位于桃園縣觀音鄉黃金海岸地帶。臺塑企業原本計劃引進光電產業、半導體、能源及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進駐桃園科技園區,現配合政策發展,改向大陸資金招商。
戴德梁行臺北公司總經理顏炳立表示,臺塑桃園科技工業園區鄰近臺北,海、陸、空三項交通皆便利,佔有運輸及物流上的優勢。這塊工業用地成為放寬陸資登臺後的首類招商產業,突顯其本身條件優越。
“陸資企業對于工業地產有一定的需求,規模是越大越好,而這次銷售的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土地面積龐大,在臺灣市場難得一見,預料對陸資企業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 顏炳立稱,“大陸企業在臺買地成本比在大陸高”,但若陸資企業能在臺灣完成產品生產的最後步驟,給產品蓋上臺灣制造的標志,則有助提高產品售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