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一年生存考驗 一個臺商的冷暖四季
與臺商陳仲星工廠類似的珠三角7萬多家加工貿易型企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生存競爭考驗。
東莞:冷暖人間
短短幾個月內,在東莞投資的臺商陳仲星經歷了冷暖榮枯的人間四季。
今年52歲的陳仲星係臺灣花蓮縣人,早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電子學係,1995年帶著20萬美元來東莞創立了電子廠,專門為歐美企業來料生產電子元器件。
像陳仲星這樣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企業,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貿易企業。
今年以來,隨著廣東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步伐,類似陳仲星這樣的加工貿易企業開始不再受當地政府的青睞,甚至一度被視為落後生產力的代表。對于曾經備受當地政府寵愛呵護的加工貿易企業來說,這樣的落差一下子讓陳仲星實在難以接受。
為加快產業升級,實現廣東省政府提出的“騰籠換鳥”的目標,5月29日廣東省專門召開會議,宣布出臺《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及8個配套文件。
決定要求,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要加快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二、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一些高素質勞動力,則要向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轉移。
“當時村委會明確表示,廠房租借期滿後,根據現在的政策,將不會再與工廠簽約。”陳仲星說,那時感覺很絕望,同時也心有不甘,心想難道東莞真的就不再需要加工貿易企業了嗎?
9月份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令東莞政府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目前,由于利潤大幅下滑,陳仲星的工廠停了工,上萬名員工除留下幾百名外,全部解職。“我們不是訂單減少,更不是沒有訂單,而是由于人民幣升值等原因導致產品的利潤空間被吞噬殆盡,出貨即意味著虧損,所以暫時停工等待情況變化。”陳仲星說。話雖如此,按照廣東省政府的相關政策,他也不得不開始為工廠的結業進行準備。
令陳仲星沒有料到的是,現在不僅出租廠房的村委會與他續簽了新的租約,還下調了租金。同時,當地政府還主動登門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需求,並向他承諾,願意為他向銀行貸款提供某種擔保。
盡管如此,眼下讓陳仲星最為擔心的事情,是隨著停工時間的持續,原有熟練員工的流失。他認為,這比人民幣升值更可怕。
“人民幣升值因素可以通過新簽合同來化解,但原有的熟練員工及技術骨幹的流失卻是對企業長期積累起來的生產要素最大的傷害。”陳仲星說。
此外,陳仲星認為,更多的加工貿易型企業遭遇的困難主要是訂單萎縮,而在這方面政府基本上幫不上什麼忙,因此,“政府盡管出臺許多措施,但總體上對企業而言,卻難言有大的幫助”。
事實上,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與陳仲星的工廠類似的珠三角7萬多家加工貿易型企業正在經歷一場殘酷的生存競爭考驗。
曾經擔任過東莞臺商協會兩任會長的葉宏燈認為,東莞包括整個珠三角,主要是做加工貿易,這是全球經濟鏈中供應鏈的一部分,必然直接受到衝擊。
“東莞的很多中小企業都是加工貿易企業的配套企業,與臺商港商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隨著經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企業倒閉的數量或將進一步擴大。”葉宏燈說。
在東莞市常平鎮,原本繁華喧鬧的街道開始安靜下來。一位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士表示,去年的常平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自從發生金融危機,當地幾家上萬員工的電子廠停工,一下子走了幾萬人,自然就冷清下來了。
至于電子廠停工的原因,該人士說,有兩家是因為沒有訂單,另一家則是有訂單,但由于人民幣升值,做不下來。
作為中國外貿和加工貿易第一大省,廣東省2007年對外貿易總額高達6340.5億美元,連續23年位居全國第一;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4034億美元,佔全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40.9%。
正因如此,國際金融危機對廣東衝擊的力度便空前強烈。
11月14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東莞考察。在對東莞市冠越玩具有限公司和力凱鞋業制造有限公司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考察之後,溫家寶要求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協調各方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千方百計減少企業停產、破產和關閉,做到盡量不裁員、少裁員。
在此背景下,東莞市政府出臺了諸如提供貸款擔保、支持擴大內銷市場、協助辦理獨資企業等多種措施,力求確保加工貿易大勢不變,平穩過渡。
“在今後一個較長的時期,加工貿易仍然會在東莞和廣東甚至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擔當主角,從這個意義上看,將加工貿易行業看作落後生產力代表的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東莞市經貿局一位官員表示,政府部門將一如既往地從各方面對有困難的此類企業給予幫助扶持。
中山:先行一步
與東莞眾多加工貿易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叫苦不迭的景象不同,與東莞隔江相望、同屬珠三角核心城市的中山,由于近幾年提前進行了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顯現出較強的抗擊風險的能力。
據中山市政府外宣辦主任劉志巍介紹,總體上看,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山的衝擊十分有限,截至目前,基本上所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仍然有較大幅度的上升。
南朗鎮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其出生地翠亨村即位于南朗鎮的東南部。南朗鎮現有本地居民4萬人,外來務工人員8萬人。
鎮長陳有興說,從南朗鎮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在產業結構轉型及升級方面先行一步,因此,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南朗經濟基本上沒有大的影響。截至11月,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22.3億元,增長17.5%,實際利用外資5431萬美元,增長27.7%,到10月份,實現出口總值5.66億美元。
一直到前幾年,南朗鎮的經濟結構基本上100%都是加工貿易企業。為逐步降低加工貿易的比重,近幾年,南朗鎮著力打造生態能源特色產業基地等五大基地,先後引進中海廣東天然氣有限公司、中山ABB變壓器有限公司等生態能源企業,並將其培育成支柱產業。
陳有興告訴記者,拿中山ABB變壓器有限公司來說,一個佔地僅為80畝,只有300余人的企業,今年上交稅收將達1.6個億,其產品除了廣泛運用到北京奧運場館外,還進入上海世博會工程和香港市場。
此外,投產不久的中海中山天然氣有限公司今年預計將實現產值1.2億元,上交稅收2000萬元。
在中海中山天然氣有限公司控制中心,常務副總經理王駿向記者介紹,如此規模和功能的現代化天然氣基地,在整個廣東尚屬獨此一家。當記者詢問,這樣規模的項目為何選擇中山時,王駿回答說,兩個因素,一是中山的位置適合,而更重要的是當地政府給予項目以極大的支持。
與此同時,加工貿易在南朗經濟中的佔比也下降到三分之一,而且仍將保持下降趨勢,此舉極大地提高了南朗鎮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據了解,在上述轉型過程中,南朗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並未就此消亡,而是通過提升技術含量,實現了生產效益和產品質量的提升。
在南朗實施“明標名牌”戰略過程中,當地有名的服裝企業僑光集團,通過引進高科技設備,實現了“以前一臺機器幾個人看,現在一個人看幾臺機器”,企業效益和產品質量大幅提高。
而另一家服裝企業,由于產品質量過硬,據說今年的訂單做到明年4月份都做不完。
“金融危機對我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盡管下遊相關產業如商品房的銷售出現減速,但對我們企業的影響仍然尚未顯現出來。”中山市美圖塑料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輝底氣十足。
今年下半年,由于國家降低出口退稅比例及人民幣升值給美圖公司造成12個百分點的損失,再加之原材料及人工的上漲,公司決定,將產品出廠價格提高20個百分點。盡管如此,鑒于美圖公司在產品質量及創新方面具有的特殊地位,經銷商最終接受了美圖提出的價格。
周文輝認為,一些生產廠家之所以不敢在成本上升時提高銷售價格,是因為經銷商是廠家產品的單一大客戶,加之各廠家生產的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利潤空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