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與愛人相擁漫步于沙漠中是多麼浪漫的事情嗎?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有一處神奇的沙漠奇觀—鳴沙山。鳴沙山山脊如刀,人登之即鳴,五色沙粒細軟滑圓,隨足頹落。登上山頂,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氣勢磅薄,洶涌澎湃。細看那山坡下一泓月牙泉,碧波蕩漾,像一個妙齡少女,溫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懷抱中,千百年不變…

和戀人一起遊鳴沙山月牙泉
特色玩法:
和戀人赤足爬山、滑沙、騎駱駝登沙丘,或者乘坐滑板滑沙、跳牽引傘,進行沙浴、沙療,情趣盎然。
風景介紹
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幹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歷代文人學士對這一獨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觀稱讚不已。
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綠,如翡翠般鑲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邊蘆葦茂密,微風起伏,碧波蕩漾,水映沙山,蔚為奇觀。對于月牙泉百年遇烈風而不為沙掩蓋的不解之謎,有許多說法。有人認為,這一帶可能是原黨河河灣,是敦煌綠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動,水道變化,遂成為單獨的水體。因為地勢低,滲流在地下的水不斷向泉中補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這種解釋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沒有消失的一個原因,但卻無法說明因何飛沙不落月牙泉。
在鳴沙山群峰環繞的一塊綠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彎月,這就是月牙泉。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彎新月落在黃沙之中。泉水清涼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千年,雖常常受到狂風兇沙的襲擊,卻依然碧波蕩漾,水聲潺潺!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在漫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曾經是中西文化名流薈萃之地。由于彼此之間的取精用宏,相互交融,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
奇特風景
正面的月牙泉月牙泉的周圍是高高的沙山,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的小湖。鳴沙山在晴天或有人從山上滑下時會發出聲響,所以叫鳴沙山,這里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為地勢的關係刮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被稱為沙漠奇觀。
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彎新月,落在黃沙里。泉水清涼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懷抱中嫻靜地躺了幾千年,雖常常受到狂風兇沙的襲擊,卻依然碧波蕩漾,水聲潺潺,是當之無愧的沙漠第一泉!
月牙泉,夢一般的謎,千百年來不為流沙而淹沒,不因幹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風黃沙中有此一水,在滿目荒涼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馳。“晴空萬里蔚藍天,美絕人寰月牙泉,銀山四面沙環抱,一池清水綠漪漣”。“月牙曉澈”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被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
月牙泉四奇
月牙泉有四奇: 月牙之形千古如舊、 惡境之地清流成泉、 沙山之中不淹于沙、 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以下午、黃昏時分最佳。
月牙泉三寶
月牙泉南岸羅布麻花開月牙泉有三寶:鐵背魚、五色沙、七星草,
鳴沙山的沙子有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傳說鐵背魚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長生不老!月牙泉南岸的小花羅布紅麻是泉邊獨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藥,加工成茶葉後PH值呈弱鹼性,降血壓、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對高血壓、高血脂、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頭暈症狀、改善睡眠質量有明顯效果,同時具有增強免疫、預防感冒、平喘止咳、消除抑鬱、活血養顏、解酒護肝、軟化血管、通便利尿等功效,對以上症狀有80%的療效,也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每年6,7,8月小花盛開,猶如夜幕中的點點繁星,敦煌老輩人都說:敦煌特有的狗魚也許就是鐵背魚,月牙泉南岸大片的羅布麻就是傳說的七星草,敦煌羅布麻綜合開發中心是敦煌羅布麻茶的唯一出品單位,該單位的羅布麻產品往往供不應求!
鳴沙山
鳴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其山東西綿亙40余公里,南北寬約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壟相銜,盤桓回環。沙隨足落,經宿復初,此種景觀實屬世界所罕見。 鳴沙山月牙泉處于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古稱沙井,又名藥泉,一度訛傳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積13.2畝,平均水深4.2米。水質甘冽,澄清如鏡。流沙與泉水之間僅數十米。但雖遇烈風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沒,地處戈壁而泉水不濁不涸。這種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獨特地貌,確為“天下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