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涇古鎮小巷 男女相向而過很尷尬

時間:2011-03-28 08:02   來源:搜狐旅遊

  楓涇,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名。位于上海市最南端和浙江省也是吳越交界之處。江南小鎮都有不少窄巷,楓涇有200多條小巷,最長竟有500米。其中一條莫乃弄,很窄,據說男女相向而過是件尷尬的事……

  楓涇鎮成市于宋,建鎮于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布,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芙蓉鎮”。

  明清這里有過“日出萬匹”的楓涇土布,楓涇的藍印花布現在成為了一種工藝品。近代史上這里發生過最早的織工工潮。這里有“大清郵電局”,“火政會”,給古鎮又平添了些許近代的色彩。

  這里還有圍棋一代宗師顧水如,國畫家程十發,漫畫家丁聰,金山農民畫……

  高雅的國畫、通俗的農民畫以及幽默的漫畫,匯聚在這江南水鄉歷史古鎮,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古鎮上有個“三百館”,展示日常生活的風景,目前開放的是“百籃館”和“百燈館”,“百扇館”還沒開出。“河多橋多弄堂多,唔呶喔哩籃頭多。”籃是江南人家生活的必需品,幾乎陪伴了人的一生,出生時睡搖籃,讀書時提書籃,定親時帶的“姑娘籃”,還有成親時挂的花籃、擺的禮籃和日常用的飯籃、菜籃,上墳祭祖用的香籃,做壽用的壽籃……日常用品,換一個角度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百籃館。館內除了花籃、搖籃、禮籃、菜籃,還有女工用的針線籃以及蒸東西的烘籃、煙籃等100多只用途各異、形狀不一的籃子實物。

  江南小鎮都有不少窄巷,楓涇有200多條小巷,最長竟有500米。其中一條莫乃弄,很窄,據說男女相向而過是件尷尬的事,巷子的名字,原本還有兩個偏旁的,真寫出來就有點那個那個了。古鎮上,窄窄的幽暗的巷子不少,是許多遊客鏡頭里的風景。不過,對于古鎮人家的生活來說,其實是很不方便的。可這些種種的不便,忽然間卻成了風景,世間的許多事,就是這樣的有趣。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