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嵿沙,一個神奇而古老的名字,她位于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從江縣,是一個崇尚自然、以樹為神的槍手部落。走近這個神奇的地方,你會有一種時空凝固的錯覺……

神秘的嵿沙村寨
在黃帝時代,苗人已經開始習慣戰爭與遷徙。他們被迫遷徙到深山處。基于生存環境的惡劣,苗人槍不離身刀不離腰。當狼煙散盡,天下太平的時候,防身武器也就離身而去……時至今日,依然有一個苗人分支,男人總是隨著槍與砍刀和剽悍的氣概出現,頑強地延續戰國遺風。這個苗族分支被稱為"最後的槍手部落"--嵿沙苗族。
嵿沙,是苗語中草木繁多的意思,這個村寨位于貴州省從江縣北約5公里,是一個純苗族村寨,全村共5個寨子16個村民組,371戶人家住著2061口人,全村至今還保留有濃鬱的古代遺風和古老的生產方式。世居于此的苗家人一直保存著古老的生活習俗,發髻、火槍和古樹是這里的"三大寶"。在這里,你可以領略到悠久的歷史沉淀,原始神秘的民俗,淳厚樸實的民風和絢麗的民間文化。
遠遠的可以遙望村寨,那里顯得那麼寂靜,那麼恬淡,碧山秀水間,吊腳木樓星羅棋布,鱗次櫛比,寨角的水碾水車在悠然轉動,織布聲、碾木聲、雞鳴聲此起彼伏,讓人不津覺得漸入了陶潛的詩境。
因為歷史上種種原因迫使苗族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完成了生存地點的遷徒,最終選擇高山作為生息之地,它阻礙了苗族與其他民族的交往,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生存環境,使苗族村寨長期處于自然經濟狀態。保留了很多古老的苗族生產生活方式。
最古老的裝飾 最後一個持槍部落
為保衛家園,男人們成了這里的守護神,幾百年不屈不撓地鬥爭,常年的防范意識形成了與外界隔絕並保存了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和獨特的民俗習慣,就連小孩們也喜歡在腰間別上一把彎刀。嵿沙可能是國家唯一批準個人佩戴槍支的寨子。這里的男人雖然不高,但個個卻像清朝武士,他們身著清服,腰間佩刀,肩上扛槍,從眸子里都透出自信。

持槍的嵿沙漢子
嵿沙人喜好的槍,是一種射程只有20多米的火藥槍。自古以來,他們的槍就是黔東南州黎平縣貫洞、龍圖等地的師傅打造了送貨上門的。嵿沙人特別珍惜老槍,誰如果有老祖父、曾祖父留下的槍,就像擁有傳家寶一樣地被槍手們羨慕不已。嵿沙的男子們特別引以為榮的是,四五年前縣里曾經在別的地方收繳了幾大車槍,但嵿沙人的火槍卻受到特許,80%以上的人戶擁有持槍證。
如果沒有實際用途,這火槍就是一件太沉重的飾品了。最初,嵿沙苗人的老祖宗是為了打獵防身,獵物食用。後來,則是為了防止鄰省區邊境上一個有偷盜惡習的村子的人來偷牛。火槍還有"禮炮"的功能,凡重大節日慶典嵿沙人都會用它朝天空放。鳴火槍的巨響能直入人心,那莊重熱烈的氣氛遠不是鑼鼓鞭炮之類所能及。嵿沙苗人就這樣在自己的這片古樸、寧靜的天地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承襲著生命,一代又一代,成為外人探尋的一處神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