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線的速度與激情

時間:2011-06-29 08:59   來源:京華時報

  這個夏天注定是個旅遊熱點不斷的季節。

  上周,杭州西湖申遺成功,成為我國第41個世界遺產。作為內地唯一一家不收門票的世界遺產,人們有理由希望西湖的未來發展會更好。而在此次申遺大會上,另一個被人們忽略的細節是,我國的另一個申遺項目——五大連池在最後一刻選擇了退出;同在上周末,百度3.06億美元戰略投資去哪兒網,百度將成為去哪兒網第一大機構股東。巨額投資的背後,顯示了在線旅行預訂產業在資本市場越來越受到青睞;而本周,兩件沸騰已久的市場熱點將成為現實:臺灣個人遊和京滬高鐵開通。更便捷的出行,更自在的旅途,是每個遊客的基本需求,因此,無論是出行方式的改變,還是交通工具的改變,都是值得期待的。

  在這一係列的旅遊熱點中,離我們最近、可參與性最強的,當屬京滬高鐵的開通以及坐著高鐵去旅行的美好憧憬。有武廣高鐵、鄭西高鐵以及京津城際在前,將于明天正式開通的京滬高鐵被沿線省份的旅遊業者寄予厚望,也就毫不奇怪了。

  一個可以預期的變化是,在這條黃金商旅線路上,坐火車出遊群體將從老齡化向年輕化蔓延。雖然京滬高鐵的時速從最初的350公里降到了250到300公里,在時間上的競爭力大為下降,但在前期京滬高鐵高密度的宣傳攻勢下,還是有望引來追捧的客流。

  但若想持續發展,使京滬高鐵線路真正成為黃金旅遊線路,單靠遊客的熱情是不夠的。事實上,隨著幾次提速,高鐵開通後,京滬線的提速效應並沒有人們預想中的那麼大。特別是在這一旅遊線路消費群體更加年輕的前提下,如何把目的地推介給遊客,如何在這些歷來是傳統旅遊目的地的省份設計出新的玩法和興趣點,在高鐵即將開通之際,仍未見到這方面的動作,實在是一大遺憾。至于抵達目的地後,遊客如何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更方便地抵達目的地,則更是一項千絲萬縷的係統工程。

  旅遊這東西,是需要點激情的,是需要自己給自己個理由的。單有速度而無激情,它只是一種交通工具。

編輯:王小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