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京滬高鐵開通在即,針對“降速”、“安全”、“票價”等社會熱議問題,鐵道部今天(28日)回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京滬高鐵安全可靠、穩定舒適,降速與安全沒有關係。
最近有媒體報道:中國高鐵的時速350公里是造假,是“吃掉”列車的安全余量。對此,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說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中國高鐵的安全質量是可靠的、是有保障的。
何華武:我們現在京津、滬杭高鐵的運營時速一直是350公里,到目前京津城際鐵路已經安全運營快3年了,滬杭也安全運營了7個月。7月1日列車運行圖調整以後,這兩條線還是保持時速350公里的運營速度。
何華武介紹說:中國高速列車採用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制造模式,在掌握時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車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制生產了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又以這個平臺為基礎,成功研制出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
何華武強調:
京滬高速鐵路是按照時速350公里的技術標準設計建造的,我們在開通運營前所做的動態驗收、初步驗收和安全評估,也都是按照時速350公里的標準來進行的。實驗表明,CRH380新一代高速列車在牽引供電、通信信號以及軌道和軌下基礎等方面,均滿足了我們目標的安全性和平穩性要求。
降速運行,是考慮到旅客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採取混跑模式,可為乘客提供更多選擇,也可買高低不同價格的票價。另據鐵道部的分析研究,長大高鐵在目前階段實施時速300公里和250公里的混跑模式是最好選擇。
有媒體質疑我國的高速動車組是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鐵道部運輸局客專技術部副主任周力回應說,高速列車特別是關鍵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可以說已完全掌握在中國人手里。
周力:高速列車是一個龐大的係統,我國自主生產的高速動車組在四大關鍵技術,既輪軌技術、氣動外形設計技術、結構安全性設計、牽引傳動係統等各方面來講,都有中國的獨到之處,簡單來說是與國外或引進當時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這套完整的係統創新是中國人、中國鐵路人自己完成的。(記者劉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