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在“大足石刻千手觀音像搶救性保護”發布會上獲悉,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刻有1007只手臂的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千手觀音,目前僅37只手完好,亟待整容。為此,有關部門將于明年對“千手觀音”進行整體修復。用于保護的“千手基金”也于同日成立。
“千手觀音”位于重慶寶頂山大佛灣南崖,造像龕高7.7米,寬12.5米,面積88平方米,每只手掌中還有一只眼睛,手執各種法器,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觀音”。其最近一次接受貼金“整容手術”是在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50多年。
據大足石刻博物館負責人介紹,由于“千手觀音”在野外崖壁上,歷經風吹、日曬、雨淋、冷暖交替等作用,目前已進入高速風化期,很多造像表面出現層狀剝落、粉末狀剝落、空鼓、龜裂、起殼等現象,使造像產生滲水、細部風化、造像岩體斷裂、垮落破壞及金箔變色起殼剝落等病害,情況危急。
2008年,國家文物局將其確定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組織國內外專家開展勘查研究和搶救性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已修復37只手,整體修復有望于明年實施。
相關人士稱,千手觀音像現在猶如一個多病之軀的老人,正進入垂危之際,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