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棗莊市長:千年古城牽手京滬高鐵 旅遊業加速

時間:2011-03-10 11: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20日京滬高鐵通車後,千年古城將牽手世界高鐵速度,為棗莊的發展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棗莊將利用京滬高鐵的地利和自身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建設高品質的旅遊文化名城。”10日,正在此間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棗莊市市長陳偉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陳偉介紹說,重建臺兒莊古城,僅用了三年時間,政府沒有投入一分錢,而是由5家國有煤礦企業共同出資4億元進行建設。以當時的價格計算,相當于用50萬噸煤炭,換來一座千年古城。棗莊是中國東部“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唯一試點城市,我們依托剩余的煤炭資源,發展煤化工產業。開工建設棗臨鐵路和高速公路,實施運河航道擴容工程,使煤化工產品能夠便利地進入國內外市場,進而實現了從過去的挖煤為主的資源型城市的順利轉型。

  陳偉介紹說,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文化旅遊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棗莊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通過做大文化旅遊業帶動服務業發展,最終實現就業富民。去年,全市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10萬余人;服務業新增就業人員7萬人,佔全市新增就業人員的80%。2010年5月1日臺兒莊古城旅遊開始試運營,運營半年就接待中外遊客140萬人。目前,臺兒莊古城現已被評為齊魯文化新地標榜首。

  陳偉表示,棗莊市是京滬高鐵486.1公里每小時世界高鐵速度的起點,也是千年歷史文化旅遊名城,棗莊市向鐵道部門申請了一塊向北是北京和上海京滬鐵路的中間點,向南是世界高鐵速度的起點的牌子。因為486.1公里每小時的世界高鐵速度正是從棗莊起到安徽的蚌埠這段。京滬高鐵的拉動,棗莊的旅遊業將加速領跑城市發展。

  他說,棗莊市擁有臺兒莊古城這顆大運河上的明珠,是運河文化的活化石,它處在南北過渡帶和大運河的交匯處,有3公里唯一水工設施完備、風貌遺存完整的古運河,是一座江北水鄉。同時,臺兒莊又是世界上二戰遺存最多的城市,多達53處。(完)(記者 邱江波 孔凡元)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