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肯定了旅遊業在擴大內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促進旅遊消費的要求。在今年江西省兩會上,省委書記蘇榮指出,‘旅遊業在我省發展前景無限’,我認為這句話非常客觀。旅遊業將為江西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作出新的貢獻。”3月5日下午,在江西代表團討論會場,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旅遊局局長王曉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江西省剛剛出臺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專門對建設旅遊產業大省作出部署。“當前,我省正在全面實施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主戰略。生態經濟區建設強調的是綠色發展,而旅遊業正是典型的綠色經濟,因此可以說江西旅遊業面臨著非常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空間廣闊,大有可為。”王曉峰說。
江西旅遊發展形勢喜人
王曉峰說,近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對旅遊業發展工作高度重視,將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進行培育。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勢推動下,全省以大開放的視角引導,以大聯合的行動促進,以大手筆的舉措拉動,使得江西特色旅遊產品在全國的影響不斷加深。
“江西紅色旅遊近年來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鄉村旅遊和生態旅遊在全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王曉峰表示。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江西省旅遊業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的勢頭。2010年,全省接待旅遊人數首次突破1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818億元。今年預計接待旅遊人數比2010年增長2000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
旅遊業綜合帶動作用明顯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度廣、拉動力強的產業。從全省的情況看,隨著旅遊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旅遊業中得到實惠,產生了共贏和諧的喜人局面。”王曉峰將旅遊業的帶動作用歸納為六點:
——活了縣域經濟。全省許多縣(市、區)把旅遊業列為縣域經濟的重要產業,並採取積極措施促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一些地方通過發展旅遊實現了壯大縣域經濟、增加勞動就業的目的。
——幫了群眾致富。全省興辦各類農家樂、農家旅館5萬多家,一大批旅遊景區周邊的農民通過發展旅遊創業成業、發家致富。
——促了融資建設。良好的發展形勢使全省旅遊尤其鄱陽湖生態旅遊區成為吸納投資的新熱點。比如中信集團在廬山西海投資120億元進行綜合開發,一大批投資數十億的重大旅遊項目紛紛落戶並開工建設。
——旺了相關產業。旅遊業的持續旺盛,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江西大量匯聚,鐵路、公路運輸、民航、餐飲、購物、電信、旅遊地產等關聯產業賺了個“盆滿缽滿”。
——靚了宜居環境。旅遊業不僅發展了老區經濟,提高了群眾生活水平,還改善了當地人文環境,各地各景區紛紛綠化、美化、亮化、優化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了服務接待功能,使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樂了八方遊客。近年來江西大力推行誠信旅遊、文明旅遊,豐富了紅色文化遊、鄉村民俗遊、綠色生態遊和休閒度假遊等產品供給,讓江西旅遊變得更為精彩、更加充滿魅力,讓遊客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努力形成大旅遊格局
王曉峰介紹,“十二五”期間,江西省將圍繞“紅色搖籃·綠色家園·觀光度假休閒旅遊勝地”總體定位,加快資源、要素整合,挖掘文化內涵,完善景區設施,大力提升旅遊業發展層次,構建贛北鄱陽湖生態旅遊區、贛中南紅色經典旅遊圈和贛西綠色精粹旅遊圈;加快旅遊商品研發、生產、銷售體係建設,促進旅遊商品產業化發展;擴大旅遊產業對外開放,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全方位服務功能和較強競爭力的旅遊集團;全面開拓旅遊市場,完善旅遊產業體係,努力把江西省建設成為紅色旅遊強省、生態旅遊名省、旅遊產業大省。
“預計到2015年,全省旅遊接待總人數將超過2億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2千億元,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近500萬人。”王曉峰說。
“近期,我們將深入貫徹中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的精神,按照紅色旅遊二期規劃的布局,深入發展紅色旅遊;發揮鄉村旅遊富民富村的優勢,挖掘文化內涵,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構建鄉村旅遊產業體係。”王曉峰說,在此基礎上,江西將重點發展溫泉度假旅遊,“最近,我們正在組織編制全省溫泉度假旅遊發展規劃,並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發展溫泉旅遊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之後,預計可以新增一個百億元以上的產業,拉動江西GDP增長一個百分點”。
“我們有信心通過5年的努力,使我省主要旅遊經濟指標排位進入全國10位左右,真正形成大旅遊、大產業的發展格局。”王曉峰表示。(記者班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