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經費,哪些部門還沒曬? ”説到近期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無疑是政府部門陸續“曬三公”。
“三公”經費預算縮水的同時,一系列制度化約束正在形成。從《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到地方出臺的各項配套實施細則,2014年正成為公務員的“限令年”。吃喝住行,限房、限車、限辦公面積,各類限令不斷推出。
-本報記者 張駿
吃喝住行全面縮水
坐頭等艙、住高級套房,借個名頭開會實則公款旅遊,成了揮霍公款的一大漏洞。
財政部和中國民用航空局4月聯合發佈 《關於加強公務機票購買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購買公務機票當優先購買通過政府採購方式確定的優惠機票。盡可能選擇低價機票,原則上不得購買全價機票。機票禁“就高不就低”。這是會議費、差旅費新規實施後,對公務機票購買管理的又一規定。
限令當然不止這些。針對開會場所,今年實施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明確會議分類審批,規定大部分會議在四星級以下(含四星)的飯店召開。
在最新出臺的 《上海市市級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中,更有詳細規定,包括 “優先選擇單位內部會議室、禮堂”,“選擇價格低於會議費綜合定額標準的招待所、培訓中心、會議中心、賓館”,“各市級機關不得到黨中央、國務院明令禁止的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
“滬版”《辦法》還規定,會議用餐嚴格控制菜品種類、數量和分量,安排自助餐,嚴禁提供高檔菜肴,不安排宴請,不上煙酒;工作會議會場一律不專門擺放花草,不製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甚至細緻到“不得額外配發洗漱用品”。
在“住”方面,一些省市等已展開違規佔用住房及辦公場所的清退工作。
此外,個人海外資産轉移等也將受限。 2014年實施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已新增一條規定:“擁有對外金融資産、負債的中國居民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規定申報其對外金融資産、負債的有關情況。 ”
差旅費支出戴上“緊箍咒”
今年初,財政部發佈了新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被廣大機關幹部稱為差旅費報銷“14版辦法”。此後,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
“在‘八項規定’的大背景下,此輪修訂差旅費管理辦法的大方向無疑是壓縮支出。 ”專家指出,“14版辦法”要求,中央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公務出差審批制度,從嚴控制出差人數和天數;嚴格差旅費預算管理,控制差旅費支出規模;嚴禁無實質內容、無明確公務目的的差旅活動,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變相旅遊,嚴禁異地部門間無實質內容的學習交流和考察調研。 “一系列的‘嚴’字,給差旅費的隨意支出戴上了緊箍咒。 ”
根據“14版辦法”,住宿費、機票支出等要按規定用公務卡結算,財務部門應當嚴格按規定審核差旅費開支。出差人員應當嚴格按規定開支差旅費,費用由所在單位承擔,不得向下級單位、企業或其他單位轉嫁;不得向接待單位提出正常公務活動以外的要求;不得在出差期間接受違反規定用公款支付的宴請、遊覽和非工作需要的參觀;不得接受禮品、禮金和土特産品等。
出差住哪,也有規定。新辦法提到,部級及相當職務人員住普通套間,司局級及以下人員住單間或標準間。對於部級人員,不僅將正部級幹部包含在內,而且明確套間為普通套間。而處級以下人員的住宿標準則有所提升,從兩人住一個標準間提升到了住單間或標準間。
根據 “14版辦法”,市財政局制定的 《上海市市級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對本市機關差旅費的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細化規定。除了一些共性的規定外,市財政局還分地區制定了住宿費限額標準。比如到北京出差,部級人員為每人每天800元、司局級人員為每人每天500元、其他人員為每人每天350元;而到湖南出差,部級人員為每人每天800元、司局級人員為每人每天450元、其他人員為每人每天330元。 《辦法》還明確對於住宿價格季節性變化明顯的城市,住宿費限額標準在旺季可適當上浮一定比例。
“《辦法》要求嚴控出差人數、出差天數、差旅支出規模等,還嚴禁沒有‘幹貨’的差旅活動,嚴格的報銷制度將差旅費管理置於 ‘枷鎖’之中。”對此,有專家表示,如此嚴格的差旅費管理規定讓黨員幹部的差旅越來越普通化、標準化、精細化,不能再隨心所欲打著公幹的幌子 “享受生活”。
擺正角色,才更有為
對此,不少人在網路上 “吐槽”:公務員太難當,工資不高,福利再縮水,公務員還是那個與高考的火爆程度齊名的“鐵飯碗”嗎?事實上,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稱,受福利地位等因素影響,地方公務員報名人數同比減少了36.09萬人。
“種種規定,限制的不是收入,是公權力的濫用。 ”有專家表示,權力監督機制化已是大勢所趨,從世界各國來看,公務員行業本應就是“高監督高風險”。 “官員難當是一種正常現象,權力的背後就是責任,沒有無限制的權力。 ” “這説明特權在受到限制,灰色空間越來越小。 ”
“要尊重一部分人追求財富的自由,也應當給他們重新選擇的機會。 ”今年上海“兩會”上,一名政協委員談及公務員流失問題,認為這是一次“大浪淘沙”的選擇,公務員必須擺正角色,如果是貪圖享樂、看中物質財富和不合理、不合法隱性福利,就該及早退出。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聽到一種聲音,就是感嘆 ‘當官越來越難了’,這表明誤區依然存在。 ”中央黨校社科部教授青連斌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如果想憑公職身份另有所圖,那道道禁令自然“礙事”;如果想本本分分幹事、清清白白為官,嚴格按照禁令、規定行事就行,其實應該更簡單,更理直氣壯、更神清氣爽。
當然,要保持公務員隊伍的穩定性,還要通過對公務員工資收入、福利待遇結構不斷科學化的調整、對從業者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不斷科學化的提高。“前提是增加公務員收入透明度。 ”
全國人大代表王戰曾在今年“兩會”時建議,推動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構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 “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三公’經費和津補貼主要做減法,工資和獎金部分做加法。 ” “引入自我激勵和市場激勵,使壓縮‘三公’經費開支和增加公務員收入互為手段與目標,實現兩者的聯動,提高行政效率,形成對公務員的正向激勵,確保公務員工資水準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
相關連結
中央“三公”預算同比減8.18億元
2014年中央本級“三公”預算同比減少8.18億元,僅公務接待費就縮水3.86億元。而去年“三公”經費較預算已壓縮8.15億元,近50個部門均現下降趨勢。
初步統計顯示,已曬出 “三公”經費預算的93個部門中,發改委、三峽辦、人社部、國土資源部等48個部門,在2014年均無購車計劃。而在全國多地,公車拍賣也如火如荼。
對於上海而言,“三公”經費的壓縮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落實。今年,本市部門預算中當年財政預算安排的公用經費和項目支出,較2013年也將壓減5%。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