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深圳城市人口超過千萬 空氣質量躋身前十

2014-03-11 09:5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報訊 (記者阮元元)日前,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兩會”答記者問時,公布了去年的空氣質量排名,深圳取得了亮眼的成績!記者看到,優質空氣榜前十名中,惠州、珠海和深圳都榜上有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深圳成為了入圍城市中唯一一個人口過千萬的一線城市。

  憂:珠三角總體空氣污染較嚴重

  吳曉青透露,去年全國有74個城市實施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根據全年監測數據顯示,僅3個城市達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他71個城市均存在不符合該標準情況。

  其中,空氣質量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薩、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廈門、麗水和貴陽。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別是:邢臺、石家莊、邯鄲、唐山、保定、濟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鄭州。

  吳曉青表示,分析全年監測結果數據,可判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是空氣污染相對較重的區域;同時,復合型污染特徵突出,傳統煤煙型的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疊加,部分城市不僅PM2.5和PM10超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而一季度和四季度是空氣重污染高發季節。

  喜:低能耗新興產業成環保主力

  深圳從眾多濱海城市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已經將優質的空氣和宜居的環境,當作了城市競爭力,在“深圳質量”的艱難轉型之路上,這座城市已有可喜收獲。記者了解到,去年深圳經濟增長10.5%,超過一半的增長來自低耗能、低污染、高產出的新興產業。

  原來,早在2008年,深圳已經發現下一輪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押寶”生物、新能源、互聯網為三大戰略新興產業。2009年,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文化創意三大產業的規劃陸續出臺。去年,深圳戰略新興產業總規模已經達到1.63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1/3。

  去年年末,深圳出臺了“1+3”文件,表示將培育和發展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三大未來產業,並將每年設10億元專項資金。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