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接受記者專訪
2014年廣東省“兩會”召開在即,今年政府會拿出一本怎樣的“賬本”?7日,在廣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曾志權辦公室的工作臺上,羊城晚報記者看到了厚厚一疊新鮮出爐的2014年廣東省級120個一級預算單位的“賬本”。
今年這疊部門預算“賬本”有700多頁,而去年,這樣的“賬本”是600多頁。預算更細化,內容多了,“賬本”自然也就更厚。曾志權説:“這些只是一部分,今年的預算我們花了很多工夫,進一步加大了公開和細化的力度,多項新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部門預算公開,“三公”經費公開,提交給人代會審查的政府“賬本”一年比一年細化、一年比一年厚……曾志權這位廣東“財爺”任上三年多,廣東這些財政改革舉措一項項推出並領跑全國。
其實,近年來,在財政體制機制及管理方式方法上,廣東先後進行了40多項改革,為全國財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經驗。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作為中國財政第一大省(去年廣東財政總收入高達近1.7萬億元)的財政部門“掌門人”,接下來,廣東財政會有哪些改革新思維?7日,羊城晚報記者與這位廣東“財爺”進行了一次對話。
預算賬本亮點多多
列明三公經費對比數據
羊城晚報:《決定》中提到,要“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大家都很關心。今年我們這個預算“賬本”在這方面有哪些新亮點?
曾志權:一是進一步細化專項資金編報。首次單獨編報《2014年省級公共財政預算專項資金預算表》,這是今年報告的一大亮點。在這個預算表中,可以看到社會普遍關注的專項資金項目、金額、所屬行業,在主要支出説明中,可以看到對11類、125項主要支出項目、專項資金的介紹情況。僅這些內容,就有二三十頁紙。
二是進一步細化底線民生支出編報。新增《2014年底線民生保障項目省級資金安排情況表》,逐項介紹各底線民生項目的預算安排額度、資金來源及與上年對比情況。
三是進一步規範支出科目編報。按資金用途將支出分列至具體功能科目,盡可能減少“其他”支出。
四是增列近三年對比數據,包括“三公”經費、行政經費的對比數據。這是接受一些代表的意見,所以今年列出來了。2013年,省本級行政、參公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三公”經費實際支出較上年大幅下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下降超過20%。不過,有些科目是新增的,沒有以前的年度數據,沒有辦法對比。
五是進一步擴大提前下達市縣轉移支付補助的範圍。
各界監督有利工作
大量採納人大代表意見
羊城晚報:廣東在擴大預算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社會力量從中發揮了對預算監督的積極作用,對此你會不會有壓力?
曾志權:我最大的一個感受是,加大預算公開力度,可以減輕我作為財政廳長的壓力,我們打心底裏歡迎監督。一個人、一個部門的力量畢竟有限,一些管理力量達不到的地方,借助內部監督、審計監督、人大監督、社會監督這些力量可以達到,這對我們管好用好“錢袋子”非常重要。
我説實話,對於財政部門來説,各界監督反而有利於我們工作特別是改革的推進。比如,通過部門預算公開,部門預算更加細化,有利於加強財政管理,這就是一種倒逼機制。因此,我們非常歡迎監督、接受監督。去年我們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提前接受人大代表的監督,聽取了1000多人次的人大代表意見,收集了幾百條意見,這些意見絕大部分都被我們採納。
粵九成支出已固化
教育支出一刀切不科學
羊城晚報:之前人大代表常提到,國家規定教育支出要佔GDP的4%而廣東未達標。這次《決定》提出,要清理規範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産總值掛鉤事項,一般不採取掛鉤方式。這會不會影響今後廣東的教育支出?
曾志權:在特定發展階段,支出掛鉤機制曾經為促進有關領域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容易形成常態性、不能調整的固化支出結構,加大了政府統籌安排財力、集中財力辦大事的難度。廣東目前省級可支配財力已超過2500億元,但安排預算時新增可調劑安排使用的僅有200多億元,超過90%的資金已經固化。
還有,強調行業掛鉤也不科學,以教育支出為例,由於區域之間教育發展均衡度不一樣、學生量不一樣,有些地方即使掛鉤錢也不夠用,而有的地方掛鉤以後錢用不完。“一刀切”不科學。
實際上,對於教育、民生支出,各級黨委政府都很重視,不是掛鉤了才重視。重視教育非常必要,應該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支援力度,但應該結合每年教育工作來安排支出,不應該固化。
《決定》的要求體現了改進預算管理、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改革方向,正是解決當前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有效舉措。我們認為,推進此項工作,關鍵要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建議中央修訂相關立法,全面清理教育、農業、科技領域支出掛鉤規定,同時繼續把這些領域作為財政保障重點予以優先安排,確保有關事業發展正常投入。
“睡大覺”的錢並不多
建項目庫探索滾動預算
羊城晚報:廣東省審計廳曾披露,2012年廣東省級公共財政預算結轉資金高達881億元,有人説這些資金在“睡大覺”。《決定》提出要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搞滾動預算,廣東是如何考慮的?
曾志權:對這個問題,我想吐吐“苦水”。其實,並不是像社會上所説的,這些錢用不出去。出現這種現象有幾個原因:
一是財政管理改革造成的支出結轉。隨著部門預算改革不斷深入,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採購範圍不斷擴大,財政支出管理日益規範和完善,相當部分未達到支付要求的預算項目不能在當年支出,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前,這些資金都分散在各用款部門結轉,現在轉為集中在財政部門結轉。
二是我國政府會計採取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制度,通俗地説,就是你當期沒支出或支出沒有實現就不記賬,哪怕你已經安排了計劃,資金就這樣沉澱。
三是預算執行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現在很多項目,是先定錢,然後再報批、立項,一路下來,時間很長,中間再遇到什麼問題,拖得更久。國外這方面較先進的做法是先對項目論證充分了才給錢。
還有,新增上級轉移支付造成支出結轉,上級財政通過批復決算下達資金形成預算結轉。
我要解釋一下,這800多億元資金大部分是結轉,並不是凈結余,凈結余才1億多。
我們現在在全面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區分不同情況予以處理,同時還會壓減專項轉移支付,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開展專項資金清理整合,裁減、合併、收回、優化一批專項資金等措施,有效壓減財政資金結余結轉規模。
《決定》提出的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實行滾動預算。下一步,我們考慮建項目庫,從幾個大的支出項目開始,比如交通,先搞一個三年、五年發展規劃,允許項目調整,但這些項目必須是項目庫裏的,每年哪些項目要優先考慮,就在編制預算時從項目庫中挑,預算通過了,挑出來的項目馬上就可以動工。
完善轉移支付制度
“壓專項擴一般”財權下放
羊城晚報:《決定》在部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時,有一大段內容涉及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由於涉及地方財政“蛋糕”如何分割,成為地方政府和人大代表比較關心的問題。能否介紹一下廣東這方面的情況和下一步的改革部署?
曾志權:近年來廣東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去年,我們開展了壓減專項轉移支付、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工作,並報請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壓減省級財政專項轉移支付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部分屬於地方事權且資訊複雜程度較高、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有效解決因資訊不對稱産生的專項資金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爭取在2017年底前將一般性轉移支付佔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支出的比重從2012年的35.7%提高到60%或以上,建立責權明晰、分配合理、管理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了轉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方向。下一步,我們初步考慮,今年首先將目前已採取因素法分配、直接補貼給城鄉居民個人的民生項目納入一般性轉移支付。以後再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由基層政府承擔的基本公共服務項目,資金分配較為零散、省級難以實施直接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逐步清理合併,納入一般性轉移支付範圍。
開展“壓專項、擴一般”是貫徹落實全會關於財稅體制改革部署的重要舉措,其意義在於:有利於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減少上級政府對地方事權和支出項目的干預,科學劃分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詞條
一般性轉移支付
是指上級政府不規定具體用途,旨在促進下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保障重大政策實施的轉移支付。
專項轉移支付
是指為了實現上級政府的特定政策目標,專款專用的轉移支付。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