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 正文

江蘇將啟動“單獨”夫婦可生育二孩政策

2013-12-02 15:28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中共江蘇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中國共産黨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

  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共江蘇省十二屆六次全委會議結合江蘇實際,研究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匯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凝聚了全黨全社會關於深化改革的共識和智慧,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學指南和綱領性文件。認真學習領會、廣泛深入宣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上下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2)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來,全省人民在省委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各項改革部署,銳意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改革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當前,全省轉型發展處於關鍵期,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解決好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更大決心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更大勇氣和智慧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為譜寫好中國夢的江蘇篇章增添強大動力和活力。

  (3)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構建和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八項工程”取得更大成效,努力開創江蘇“兩個率先”新局面。

  (4)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積極推進在江蘇的率先探索和實踐創新,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改革開放之路,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5)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率先建成創新型省份,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加快建設法治江蘇,鞏固和發展政通人和、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産經營機制,全面增強先進文化引領作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文化産業發展活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安排,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建平安中國示範區,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源頭保護制度,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理順和強化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管理體制和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努力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工程,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6)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必須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把握髮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從江蘇發展實際出發,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圍繞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這個核心問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

  (7)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把中央精神和江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群眾和基層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凝聚推動改革的強大合力;必須堅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各項部署落實到位。

  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二○二○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體制機制,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8)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發展。鼓勵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股國有資本投資項目,鼓勵混合所有制經濟採取合理的方式方法實行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支援非公有制資本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融資租賃以及組建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合資經營。建立職業經理人隊伍,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9)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範經營決策、資産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分類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對國有企業加強優化整合和功能性重組,對公益類企業加大國有資本投入。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等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加快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大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力度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合力度。下轉A2版

  上接A1版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援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從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重點投向公共服務、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産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科技進步等。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改革,健全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強化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考核機制,強化國有企業經營投資重大損失責任追究。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一致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機制,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薪酬水準、職務待遇、職務消費、業務消費。

  (10)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對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創造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制定和落實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和促進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轉制為私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支援私營企業上市融資。

  (11)健全現代産權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産權制度。公有制經濟財産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産權同樣不可侵犯。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和合法權益,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依法監管各種所有制經濟。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