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 轉變方式)手捧“金飯碗”,想著“新飯碗”
——上海嘉定從工業大區向服務業大區的蝶變
新華網上海4月21日電(記者姜微 姚玉潔)以年産100多萬輛轎車的上海嘉定區,多年來一直盤踞著汽車産業的“橋頭堡”。但現在,這個老牌工業大區又擁有了商務部認定的“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國家廣告産業園區”、上海物聯網中心等頭銜。服務業對這個工業大區的地方財政收入貢獻比重已超過62%,實現了從“一業特強”向“多元支撐”發展的華麗轉身。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需要深謀遠慮
轉型不會憑空而至,發展無以坐享其成。嘉定區委書記金建忠説:“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需要深謀遠慮。尤其是傳統産業優勢尚存之際,更要果斷舍小利、才能圖大成。”
亞洲最大的智慧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眼下正在嘉定緊張施工。這個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8個鳥巢大的物流倉儲中心將於今年底部分投入使用,屆時將支撐京東商城每年300億-400億元的銷售量。
“嘉定已成為上海乃至全國電子商務發展最集聚的地區之一。”嘉定經委主任談兵的話讓人意想不到。
京東、凡客、百度、新蛋、阿里巴巴、驢媽媽……被業界認為最具投資價值的電子商務50強企業中,近2/3落戶嘉定。2012年,嘉定區電子商務交易額356.4億元,同比上升53%,佔上海消費類電子商務交易額的1/3,上繳稅收2.1億元。
在很多人眼裏,守著上海大眾為代表的汽車産業,嘉定區是手捧“金飯碗”,汽車業年産值已接近3000億元。但嘉定人並沒有坐吃老本,而是時刻琢磨著“新飯碗”。經過多年規劃佈局和精心培育,嘉定區産業鏈向研發、設計以及行銷、資訊兩段拓展,總部經濟、文化與資訊、新興金融等高附加值産業蓬勃興起。
2012年,嘉定區文化與資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2.8億元;累計引進股權投資和管理類企業545家,資金管理規模超過6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産值472.6億元,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的17.6%。
“到‘十二五’末,網際網路、新金融、戰略性新興産業都將成為千億元級的大産業。”上海嘉定區副區長費小妹説。
轉型是持續發展的“遠謀近施”
2012年,嘉定區實現增加值1292.7億元,同比增長9.1%,高於上海和全國平均水準。而嘉定經濟總量已經達到相當規模,再升高橫桿實現新跨越,難度越來越大。那麼,嘉定又將如何實現“高位轉型”?
嘉定區區長馬春雷説,嘉定在享受汽車産業爆髮式增長紅利的同時,就開始了謀劃向“一業特強、多元支撐”的轉變。
發展凝聚人心,轉型成為自覺。記者在嘉定採訪發現,轉型成為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不是領導要我們轉,而是我們自己覺得,轉型才有出路,轉型就有發展。”
談兵告訴記者,嘉定在電子商務、廣告創意、移動網際網路等領域形成集群式發展格局後,同類型企業、相關産業鏈企業就會相互吸引,就近規劃佈局,“扎堆發展”。“阿里巴巴就是主動找到府,把結算中心、物聯網總部放到嘉定,每年至少將創造利稅1.5億元。”
“轉型是持續發展的‘遠謀近施’。”區委書記金建忠説,“嘉定一方面抓項目、抓投資、抓建設,以一定的增長速度和發展效益為創新轉型提供保障和支撐;另一方面,要切實摒棄粗放型、外延式擴張,堅持集約型、內涵式的增長方向,不受眼前誘惑,努力實現穩增長與促轉型同步推進。”
歡歡喜喜引進,滿懷感情相送
先發有優勢,先發亦有瓶頸。首當其衝是建設空間遭遇天花板,到2020年,嘉定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有11平方公里。靠山吃山、鋪攤子的老路走不通了。
轉型有取捨,換鳥須騰籠。2007年以來,嘉定區堅定不移淘汰“四高一低”劣勢企業,為産業轉型、城市發展騰出空間,5年來共淘汰劣勢企業1700家,節約標煤超50萬噸,盤活土地1.7萬畝。
“在産業置換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是一推了之。這些企業都是我們當年歡歡喜喜請進來的,現在還要像嫁女兒一樣,滿懷感情相送。”費小妹説。
為此,嘉定主動引導部分無法承受高成本的企業把生産製造環節轉移到周邊地區,並與當地政府聯合辦嘉定産業園,讓企業踏實放心走出去。嘉定良好的創新環境和公共研發平臺,以及有情有義的操作,又吸引很多企業把研發、銷售環節留在當地。利用身處長三角節點城市地位,嘉定進一步提升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政府的貼心服務,吸引了更多企業安心、舒心地落戶嘉定。京東商城華東區總經理余睿告訴記者:“京東商城每天需要數百台機器、300多人專門列印、整理、存檔發票。區政府幫助企業與稅務部門協調,從三聯發票改成單聯發票,僅這一項幫助京東每年至少節省成本幾百萬元。”
[責任編輯: 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