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政策法規  > 正文

人口政策調整的經濟學意義

2013-11-28 09:3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從絕對數值上算,“單獨兩孩”並不會帶來人口爆炸性的增長,直接拉動經濟的總量也有限。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單獨兩孩”絕非“單獨”問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人口政策的調整將深遠地影響著本國甚至全球經濟。

  “單獨兩孩”政策出臺,社會反響強烈。教育、嬰幼兒産品、醫療等産業界人士馬上表示,“單獨兩孩”將大幅拉升行業經濟。美國農業部門也隨後表示,中國的“單獨兩孩”政策將給美國的農産品出口帶來新的機遇。

  根據測算,“單獨兩孩”將使我國總人口在2030年達到14.53億,峰值時間比維持現行生育率水準推遲4年,峰值人口多增加1500萬人。到2050年,我國總人口預計為13.85億,比保持現行生育率至少增加5000萬。

  調整生育政策後的15年,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開始增加,2030年15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將從原來預計的8.75億增加到8.77億,2050年從7.00億增加到7.26億。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預計,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到2030年將使老齡化水準從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從34.1%下降到32.8%。

  從人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人口對經濟的影響是一個辯證問題,人多了固然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和財富,但同時卻又能增加勞動力供給和市場需求。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2012年末,中國15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比上年末減少345萬人。中國的“人口紅利”在2013年將面臨拐點,2013年之後中國的“人口紅利”將消失,也就是説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消減,進而變為負貢獻。

  一個國家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相當一部分取決於這個國家是否達到一定的人口適度增長率。“適度人口”理論的創始人、英國經濟學家坎南認為,一個國家或區域在任何時期都存在一個經濟上的最大收益點,當勞動力超過或少於這個量時,都會引起收益減少。處於“最大收益點”的人口,便是最合適的人口。調整生育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研究和尋找我國現階段的“適度人口”,通過政策引導達到最大收益。

  過去,我國是用獨生子女政策對人口增長加以控制。建國以來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生産力相對低下,人多資源少等問題,導致幾十年內,我們只把人口問題狹隘地理解成人數問題、除法效應,認為人多了就會攤薄社會資源,消耗社會財富,缺乏對經濟社會的統籌考量。

  隨著社會經濟水準的不斷提升,我國的人口適度增長率也在不斷地改變。在生産規模擴大、生産力水準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過去的人口政策已經不足以支撐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求。

  統計顯示,新增人口數量減少直接對應老齡化高峰期的勞動人口減少。經濟學家鄧聿文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養老金缺口實質是人口危機”。此外,新的生育政策將改善傳統家庭結構,提升家庭經濟社會功能,提高家庭抵禦風險能力,完善家庭發展能力,這些都將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