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根據臺灣“主計總處”調查,雖然去年平均工時略有下降,但仍有許多工時長卻薪資低的行業,員工無奈成為“窮忙族”。在薪資成長有限下,政府想讓民眾享有“小確幸”,多放幾天假,的確對減少工時有幫助。
“平均工時”是正常工時加總加班工時,去年臺灣每月平均工時為一七七點一小時,較上年減少一點三小時。其中,平均正常工時減少一點八小時,至每月一六八點五小時;平均加班工時,則增加零點五小時至八點六小時。
然而,若不計加班工時,僅看正常工時,去年正常工時前五高的産業,分別為:理髮及美容業、保全及私家偵探服務業、其他服務業、其他個人服務業與不動産經營及相關服務業。
這五種行業每月平均正常工時都在一八三點三小時以上,高於整體平均正常工時的一六八點五小時,亦超過臺灣“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勞工法定工時為每月一六八小時。
然而,這五種行業平均月薪僅三萬四二八六元至二萬五九八四元,也不及去年臺灣每人平均月薪的四萬五九六五元。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民眾愈來愈重視生活品質,臺灣勞工也重視自己的權益,因此正常工時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每年放假天數的總數,則是影響正常工時的因素之一,假日愈多,正常工時也隨之減少,加班工時就隨著景氣好壞而有波動。
官員分析,臺灣勞工的工時呈現“服務業的正常工時長”、“製造業的加班工時多”等現象,原因是製造業的正常工時雖較為規律,但企業一有大單或急單,就得加班因應;但服務業很多都是偏向責任制,且要配合顧客時間,因此即使是平日上班,工時也普遍較長。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