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10月29日大田縣消息 28日,第九屆高山茶暨中國洛神花文化節在福建大田舉行。兩岸專家表示,閩臺茶産業正步入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合作對接的“新”時代。
大田縣委書記湯俊生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大田與臺灣農業將有更密切合作,將立足大田20餘年的洛神花種植歷史,借鑒臺灣産業開發模式,整合兩岸生物科技、農業科研、文化創意、農業觀光旅遊等一流機構,大力推動該縣的洛神花全産業鏈開發。
海峽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陳世澤指出,閩臺茶業合作互惠共贏,大田茶産業成為其中一個樣板,兩岸茶業合作已由最初臺商“登陸”開山引種的單一交流,步入了茶業栽培、制茶、深加工、市場行銷等全面對接、深度合作的深耕時代。大陸茶産量逐年提高,亟需提高附加值才能站穩國際市場,作為新興業態,閩臺茶業合作必須通過産業鏈的拓展和延伸,才可能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中華海峽兩岸園藝交流協會理事長的周張德堂表示,大田已被國家質檢總局列入福建烏龍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區域,制定的《金觀音烏龍茶綜合標準》在全省推廣運用,食品安全是兩岸共同關注的領域,閩臺茶業合作可以在這方面先試先行。
有十餘年在大陸創業經驗的臺商周張德堂説,他正大力推動臺東洛神花産業在大田的落地,福建正大力推動建設生態茶園,優化産業結構,提升加工水準,這為閩臺茶葉合作提出新的挑戰也帶來新的機遇。
素有“中國高山茶之鄉”之稱的大田是全國綠色茶葉標準化生産基地縣、全國十大生態産茶縣之一,境內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與臺灣高山區經緯度相近,十多年來吸引眾多臺灣茶企入駐,引進東方美人茶、貴妃茶等臺式茶類,建成9.62萬畝優質茶園,茶葉加工廠2650多家,涉茶産值約7.2億元人民幣,成為閩臺茶産業合作的一個重要陣地。(台灣網福建省臺辦通訊員 文佳)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