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女士術前照(台灣網發)
台灣網12月27日消息 菲律賓馬尼拉港人人質事件傷者易女士近日到臺灣接受下顎缺損顯微重建手術。為她進行手術的長庚醫院昨(26)日表示,易女士已經開始全部經由口進食,移植的腓骨骨皮瓣--新的下顎骨及臉頸交界處的皮瓣血流供應維持正常,傷口沒有發炎現象,術後至今一切正常。
易女士由於臉與頸部被子彈貫穿,導致下顎骨以及其周圍組織收到嚴重的傷害,從馬尼拉回國後,一直在香港接受後續重建治療。
在這三年中,易女士共接受了由整形重建外科以及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所進行的包括二次顯微重建組織移植重建、以及多次的臉頸部整形手術。但由於最關鍵的由右下腿所取下用以移植重建下顎骨的腓骨並沒有成功存活,以致于口唇、下巴及下臉部外觀變形、功能障礙;之後再到處求診仍未獲得她所期待的結果。今年秋天,易女士經輾轉介紹到臺灣長庚醫院求診。
由蔡啟穎醫師帶領的口腔顎面外科團隊進行臉頸部攣縮疤痕的切除與松解,將兩側部份殘留並已嚴重移位的下顎骨復位,之後並以根據術前3D列印模型所形塑的鈦金屬重建骨板之固定。整形重建外科則由魏福全教授所帶領的團隊負責截取左小腿腓骨骨皮瓣,將其切成兩節並形塑成其缺損下顎骨之形狀,移植並固定於鈦金屬重建骨板,並在確認腓骨及以微細血管與之相連的小腿側面皮瓣得以順利到達下巴與頸部交界處,用以重建因松解攣縮組織及殘留下顎骨復位後産生的皮膚不足;之後於手術顯微鏡下完成其血管莖的腓動脈、靜脈與左頸部舌動脈、靜脈之微小血管吻合,使移植之腓骨骨皮瓣得以因重新獲得血液供應而能在新的地方存活,達成一次重建整段下顎骨、下巴及頸部交界處皮膚缺損的原定計劃目標。整個手術不包括術前、術後的麻醉準備及恢復共計費時十小時。過程雖然複雜但仍能依術前計劃逐步完成。
術後易女士住進專為照顧顯微重建手術病患而設立的“顯微重建手術加護病房”,次日(12月19日)近午時分,順利拔除麻醉中使用的氣管插管、並開始經由鼻胃管喂食;術後第三天開始部份經由口進食;第五天(12月23日)晨拔除喂食用的鼻胃管、開始全部經由口進食。移植的腓骨骨皮瓣--新的下顎骨及臉頸交界處的皮瓣血流供應維持正常,傷口沒有發炎現象,術後至今一切正常。
以顯微技術進行的各種組織移植手術是近三、四十年來,整形重建手術界蓬勃發展的主要利器。長庚醫院于1980年初即開始常規性的提供這种醫療服務,是國際上公認最大、最完整、最具聲譽的顯微重建中心。(台灣網 林天泉)
魏福全教授(左)與蔡啟穎醫師(台灣網發)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