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呂冬)出生在1980年以後的中國人即將成為推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投資驅動增長向消費驅動增長轉變的主要力量。他們較上一代更為強勁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也讓本土消費市場發生深刻變革。
波士頓諮詢公司和阿裏研究院21日聯合發佈的報告顯示,1980年以後出生的消費者,連同不斷擴大的上層中産階層(家庭可支配月收入12500元至24000元)和網路購物,將成為未來五年中國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共同推動中國消費市場轉型升級。
相比上世紀50至70年代出生的消費者,“80、90和00後”們的消費能力更強。該報告指出,上一代中國人在起伏不定、充滿挑戰的經濟發展環境中養成了高儲蓄、低消費的生活習慣,且該消費習慣近年來並沒有跟上收入增長的步伐。
相比之下,80年代及其以後出生的新一代更熱衷於消費,他們當中的上層中産家庭在眾多品類的消費上比上一代同等收入群體多40%。
“從全球來看,無論是新興市場還是歐美等成熟市場,年青一代的消費慾望都沒有中國強烈。跟上一代相比,年輕的中國消費者在受教育程度、品牌認知等方面有大幅提升,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消費理念和強勁的消費需求。”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經理郭又綺説。
報告指出,可支配月收入超過12500元以上的上層中産和富裕家庭的數量也正在中國快速膨脹,其比重在過去五年已從7%上升到17%,預計到2020年該數量還將翻一番,達到1億。
在他們的帶動下,未來五年私人消費佔GDP增長貢獻率有望從目前的41%上升至48%,以彌補投資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的逐步下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再平衡。
新一代消費者也將推動消費重點向服務業轉移。報告顯示,服務將超過産品,成為中國未來五年增長的主要動力。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將從“購買産品”轉向“享受服務”,從“滿足日常需求”變為“改善生活品質”。預計服務消費這期間的年平均增長有望達到11%,佔整體消費增長總和的51%,相比之下,實物商品消費增長僅為8%。
服務業正逐漸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隨著可支配收入的進一步增加,用於改善生活品質的服務類消費將增加,例如健身、興趣培養、境外遊、家政服務等。波士頓諮詢公司的研究顯示,從中産階層開始,每當消費者跨入更高的消費層級,服務類消費就會翻番。
在由新一代主導的中國消費市場中,本土品牌有望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調查顯示,在過去8年間,中國消費者在數位、護膚品、服飾、家電等品類對國際品牌的偏好度在下降,消費更趨理智,更容易接受新産品和服務。這為本土品牌進一步開拓國內消費市場創造了機遇。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