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福州在今年第13號颱風“蘇迪羅”影響下仍內澇嚴重,許多福州市民在出行時看到被淹沒的福州街道,紛紛“望洋興嘆”。 李南軒攝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9日在北京表示,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設16個“海綿城市”試點。
“海綿城市”,就是通過屋頂綠化、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讓城市像“海綿”一樣,能夠吸收和釋放雨水,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應對自然災害,做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同時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近年來,中國城市“逢雨看海”屢屢發生,打造“海綿城市”迫在眉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出,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做出部署。
陸克華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稱,將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這一比例要提高到80%以上。
陸克華稱,已選擇16個城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計劃3年內投資865億元,建設面積450多平方公里,在此基礎上推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按此計算,每平方公里投資約1.9億元。
2015年以來,中國投資持續低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分析人士認為,在此情況下“海綿城市”建設將成為重要投資方向。
針對資金來源,陸克華表示,將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此外,還將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用於“海綿城市”建設項目。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