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成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之年。在中國GDP季度增長率連續19個季度回落之後,2015年全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2016-2020年的“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走勢如何?國內外廣泛關注。我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有望觸底;2016-2020年,經濟增速有望止跌企穩,並適度回升。
要擺脫年年打“下限保衛戰”的被動局面
近年來,宏觀調控的“微刺激”措施起到了“保下限”的作用。但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一再對經濟運作合理區間的下限造成衝擊,形成了這樣一個迴圈圈,即“經濟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彈——再下滑”的迴圈圈。大體上説,每年初,經濟增速下滑;然後,採取“微刺激”措施,經濟增速小幅反彈;下半年或下一年初,經濟增速又繼續下滑。
這樣,宏觀調控年年要打“下限保衛戰”,而“微刺激”措施的效力越來越差,守下限越來越被動。加之經濟增速下滑具有慣性,如果沒有抵擋下滑的足夠力量,或者一旦國內外經濟環境有個“風吹草動”,即出現某些不確定性因素的衝擊,經濟運作隨時就可能滑出下限。顯然,要擺脫上述迴圈圈,擺脫年年打“下限保衛戰”的被動局面,已經不是靠短期的“微刺激”措施、不是靠簡單的放鬆政策、不是靠一個個零碎地推出一些項目就能解決的。也就是説,已經不是在短期宏觀調控層面所能解決的。同時,也不是純粹靠市場機制的調節所能解決的,市場機制具有自發性和下滑慣性。
要擺脫上述迴圈圈,就需要從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更高層面,也就是從中長期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層面來解決,尋找對於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的力量。
三大國家戰略是我國經濟發展在空間格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近年來在積極開展反腐倡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也就是在全面展開治國理政大佈局的過程中,不停地在探索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重大突破和創新。201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這一任務中,明確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由此,標誌著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三大國家戰略正式形成。
三大國家戰略的形成,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情況下,根據全球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國經濟發展在空間格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是對於經濟增長具有中長期持久推動作用的力量。2015年,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的情況下,經濟增速仍會繼續有所回落,但經濟增速的回落有望觸底,即有望完成階段性探底過程。2016-2020年,以三大國家戰略為引擎所釋放出的新動力,加之“十三五”規劃的啟動與實施,將會積蓄起經濟增長向上的推動力量,有望使經濟增速止跌企穩,並適度回升。
不斷地創造新結構,促進經濟增速適度回升
在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我們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但這並不意味著要使經濟增速一路下行。我們説要為我國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適度回升積蓄力量,不是説要重回過去兩位數的高增長狀態,而是説要遵循經濟波動客觀規律,使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有升有落,正常波動,健康地推進。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經濟波動在上升期和回落期具有不同的宏觀經濟運作環境和具有不同的功能。回落期是調整期、消化期、淘汰期,這時社會需求低迷,企業經營困難,市場預期前景不看好,難以擴大投資和實現創新驅動。而上升期是創新活躍期、市場活躍期、投資和消費活躍期,市場預期前景看好,有利於推進經濟實現提質增效升級。
現在,常聽人們説,要利用經濟下行的“倒逼機制”使企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技術創新。實際上,“倒逼”的壓力是在經濟下行階段産生的,也就是説,“倒逼”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經濟增速下行時暴露出來的,而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則要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就是説,“倒逼機制”的最終實現是在經濟上行階段。因為在宏觀經濟回升的大環境中,企業生産經營狀況改善,企業利潤增速提高,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生産資料價格尚處於低位,信貸條件相對寬鬆,市場前景看好,市場信心恢復,這就有利於企業擴大投資,有利於企業轉方式、調結構、實現技術創新。
經濟學家熊彼特曾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和分析:經濟發展過程是“創造性破壞的過程”,是“不斷地破壞舊結構,不斷地創造新結構”,二者一起形成稱為經濟週期的過程。他具體把週期分為4個階段,即復蘇、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和繁榮的上升週期是實現創新、創造新結構的過程;衰退和蕭條的下降週期是對創新的消化、清理、調整和吸收的過程,即破壞舊結構的過程。
由此,我們應該主動利用經濟波動規律,以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為引擎,不斷地創造新結構(包括新的區域結構、新的城鄉結構、新的城市結構、新的需求結構、新的産業結構和供給結構等等),積蓄和釋放持久的、向上的推動力量,促進經濟增速適度回升,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為了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更好地實施三大國家戰略,促進經濟增速適度回升,一定要做到兩個“堅持”:一是堅持穩中求進,著眼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二是堅持以改革推進,著眼于體制機制創新。
為釋放市場活力必須努力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運作環境
我們高興地看到,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方面,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新資訊。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2處提到“經濟下行壓力”;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有5處提到,同時首次提出“頂住”下行壓力的問題。由此,傳遞出中央政府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決心和政策導向。
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討論,就是市場機制要發揮活力需要有一定的環境條件。這包括四個方面。政策環境:政府放鬆對企業的微觀管制,如簡政放權,放鬆市場準入條件,稅收優惠等。資金環境:適度寬鬆的信貸條件。法律環境:保護市場正常運作,如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管,保護智慧財産權等。宏觀經濟運作環境:經濟波動處於上行通道,市場預期看好,有贏利前景等。
簡政放權很重要,但只是其中的一個條件。就宏觀經濟運作環境來説,這是發揮市場機制活力的一個重要條件。經濟波動在上升期和回落期具有不同的宏觀經濟運作環境。在上升期,社會需求活躍,企業生産經營狀況良好,市場預期和贏利前景看好。在回落期,社會需求低迷,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市場預期和贏利前景不看好。而人們在從事經濟活動、做出經濟決策時,不僅要從眼前的現實環境出發,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未來的市場預期和贏利前景。如果市場預期悲觀,贏利前景迷茫,企業就沒有信心去投資和擴大生産,銀行就沒有信心去放貸,居民就沒有信心去消費。這樣,市場機制的活力就難以充分發揮出來。近幾年來,政府出臺了許多有利於發揮市場機制活力的政策措施,今後還會繼續出臺這方面的政策措施。但要使這些政策措施充分發揮作用,要充分釋放市場活力,還需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向上的宏觀經濟運作環境。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學部委員)
閱讀提示
“倒逼機制”何時發生作用
●我們説要為我國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適度回升積蓄力量,不是説要重回過去兩位數的高增長狀態,而是説要遵循經濟波動客觀規律,使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內有升有落,正常波動,健康地推進。
●常聽人們説,要利用經濟下行的“倒逼機制”使企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技術創新。實際上,“倒逼”的壓力是在經濟下行階段産生的,也就是説,“倒逼”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經濟增速下行時暴露出來的,而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則要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就是説,“倒逼機制”的最終實現是在經濟上行階段。
●促進經濟增速適度回升,一定要做到兩個“堅持”:一是堅持穩中求進,著眼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二是堅持以改革推進,著眼于體制機制創新。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