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自由貿易園區料推出
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園區,一字之差,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由貿易區是指獨立的經濟體、國與國和獨立的經濟體之間按照WTO的協議框架來設計的。自由貿易園區是一國海關管理體制下的一種比較有效的、相對特殊的監管區域。確切地説,中國與其他國家簽訂的協定稱為自貿區,國內成立的“自貿區”稱為自由貿易園區。
縱觀今年以來自貿區和自由貿易園區的建設情況,我國在與其他國家建立自貿區的同時,也在加快推動國內沿海地區自由貿易園區建設,形成了內外兼修、多層次並進的“自貿區”格局。
目前,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已運作一年多,形成了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相關部門正在總結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相關經驗,希望儘快在全國複製推廣。
全國已有多個地區上報自貿區建設方案。天津、粵港澳、福建三地有望成為第二批自貿區試點。除定位不同外,這些自貿區的建立將促進國內加工貿易向國際貿易技術服務轉型升級。服務開放方面,將推動類似于法律諮詢等高端服務業發展;金融業開放方面,將推動我國利率市場化、離岸金融中心建設等金融領域的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自由貿易園區建設還將推動政府經貿和投資管理模式創新,擴大服務業開放;同時使之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的“試驗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範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