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剛配圖
電信詐騙經常換著花樣騙人,所以騙子也是“與時俱進”!隨著“單獨二胎”寶寶陸續出生,“生二胎補貼”竟成了最近比較熱門的電信詐騙手段。
“生二胎補貼”成為高發騙局
昨天,熊先生向新聞熱線82333333報料,他小舅子剛剛生了二胎,前天從醫院回家就接到一個陌生短信,對方説“生二胎可以享受國家補貼”。小舅子來自鄂州農村,夫婦倆在武漢打工,本來就沒什麼積蓄,所以找了武昌一家民營醫院生孩子,住了4天院花了2400元。
突然聽説生二胎有3000元“補貼”,小舅子信以為真,就和對方聯繫,並在對方要求下,將自己的銀行賬號和密碼全都告訴了對方。結果對方將小舅子卡裏3000多元全部轉走。小舅子報了警,但警方説電信詐騙分子一般都用虛假身份辦銀行卡,且在外地轉賬,把錢追回來的難度很大。熊先生説,小舅子現在很鬱悶,都不敢跟老婆和老人講。
今年6月,湖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研判近期刑事警情發現,三類騙局在我省發案最高,分別是“生二胎補貼”、“港商”借卡轉賬、假扮出家人“做法事消災”。
電信詐騙緊跟社會熱點
查閱最近幾年電信詐騙的新聞,不難發現,騙子的題材緊隨社會熱點不斷翻新。
最開始是“某某公司週年中獎”,交點獎稅或公證費就能領到大獎,但往往是大獎沒領到,自己卡裏的錢被騙子遙控轉走了。後來“醫保卡透支”、“電話欠費”等相繼出籠,騙子開始冒充政府部門或電信公司客服詐騙,“來電任意顯”等技術開始使用。
買房、買車熱的時候,騙子就編出購房、購車退稅退費的謊言。網購火起來,“郵包藏毒”的騙術紛紛出現,騙子冒充公檢法等角色,分工明確,環環相扣,騙子有時還會在電話中模擬警車警笛、電臺呼叫等背景音效,讓受騙者感到緊張,放鬆警惕。
電視臺熱播的各種綜藝節目也會被騙子盯上,從“非常6十1”到現在的“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什麼節目火,騙子就冒充節目組,散播各種抽獎的詐騙資訊。“單獨二胎”政策發佈後,騙子很快“研發”出相應騙術。
騙子往往通過廣撒網(群發短信或隨機撥打電話)方式讓“中獎”者上鉤,也有通過購買目標人群資訊,達到定向詐騙的目的。多數市民都有這樣的經歷:買房買車後,很快就會接到裝修公司或保險公司的電話,生小孩後兒童影樓、早教機構的電話就會接踵而至……
市民不禁會問:個人資訊到底是怎麼被洩露的?以産婦資訊為例,記者曾親身經歷過,産婦還在做孕檢的時候,有些商家會用贈送進口奶粉“試用裝”的方式,引導産婦去醫院附近的母嬰店購買産品,産婦接受贈送就要填寫個人資料,促銷員還會現場撥産婦電話以核實。産婦生産後,病床頭一般有産婦的姓名以及小孩出生日期、重量等資訊,“有心人”以催乳師等名義,也很容易套到産婦的其他資訊。
市民學會“三不”可防電信詐騙
武漢市公安局打擊和防範電信詐騙專班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近兩年的強力打擊和堵截,我市電信詐騙警情大幅下降。從以往警情看,老人、高級知識分子、宅女是容易受騙的三類人群,幾乎所有的受害者很少看新聞,不看報紙,去了銀行也從沒注意到防騙提示、展板。
“電信詐騙手段不論如何演變,始終換湯不換藥。”該負責人説,騙子主要是抓住人們的麻痹、貪財、花錢消災等心理實施詐騙活動。市民該如何防範?對於陌生人,首先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其次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資訊、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如有疑問,可撥打110求助諮詢,或向親戚、朋友、同事核實;最後堅守不轉賬、匯款的底線。 (記者王震)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