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中電投醞釀與國家核電重組 核電格局將面臨巨變

2014-06-26 14: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核電産業的格局將再次面臨巨大變革。

  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中電投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正在就重組整合製定方案,兩大集團的整合已勢在必行。

  中電投集團是五大電力集團當中唯一具有控股核電站開發建設資質的集團,中國具有該資質的企業只有三家,其餘兩家分別為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

  中電投集團在核電技術研發、工程建設等方面與這兩家核電集團有較大差距,在核電行業實力相對較弱,但如果與國家核電的整合,將極大提升其在核電領域的實力,鞏固中國核電産業三分天下的格局。

  而國家核電作為中國引進消化吸收美國AP1000核電技術的主體,也將在與中電投集團重組後,獲得核電項目開發建設的資質,由一家技術公司化身為綜合性的能源實業公司。

  對於兩家合併主體,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均不願正面回應此消息。

  國核獲業主資質

  “兩家集團都在按國資委的要求各自製定整合方案,”上述知情人士説,“國資委希望把這次整合作為試點,肯定是要整合了。”

  事實上,關於國家核電將與其他集團整合的傳聞在核電業界流傳多年,此前多認為國家核電將與中廣核集團整合。

  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曾表示,“打亂仗”不利於核電産業的發展。按照他當時的設想,中國可以成立一家經營核燃料生産和後處理的專業公司,再組建一家綜合多種核電技術的核電公司。

  “全世界哪一個國傢具備中國的實力?”王炳華説,“全世界最有商用價值的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全世界最有商用價值的三代核電技術都在中國。哪一個國家能具備中國的條件?如果舉國體制把這幾塊捏到一起的話,那將戰無不勝。”

  接近國家能源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今年1月份舉行的一次國務院會議上,國家核電的有關人士也曾提議與中廣核集團進行整合。

  不過,最終確定的與國家核電進行整合的是中電投集團。

  “國家核電本身搞科研工作,等到AP1000技術消化吸收之後,公司這麼多人需要有一個出路。與中電投集團整合後,加強了國家核電的力量。”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説,“AP1000作為以後的主線,加強也是對的。”

  國家核電主營業務包括核電技術研發,核電站設計、工程總包、設備材料製造、運作服務,以及部分非核業務。其在AP1000基礎上研究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 CAP1400核電技術,並謀求在山東榮成開工建設示範項目。國家發改委已批准該項目開展前期工作,不過,國家核電本身沒有開發核電項目的資質,而與中電投集團整合之後就能越過資質上的政策障礙,順理成章地成為核電站的業主。

  核電“三分天下”

  在2002年拆分國家電力公司之際,原國家電力公司的核電資産打包注入新成立的中電投集團,使之成為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具有核電開發建設資質的集團。

  王炳華是中電投集團的首任總經理,在中電投集團工作5年後,他調至新成立的國家核電,成為該公司首任董事長。

  此外,中電投集團在國家核電的股份中佔比10%,雙方在山東海陽項目上有著密切合作。

  雖然中電投集團擁有核電業主的資質,但由於其在核電技術研發、工程建設、運作業績上與中核集團及中廣核集團的差距,其控股核電項目的願望直到2009年在山東海陽核電項目上實現。與國家核電整合之後,中電投集團核電技術建設實力將有極大提升,中國“三分天下”的核電行業格局將更加穩固。

  除了山東海陽項目,中電投集團在遼寧紅沿河項目上與中廣核集團等比例控股,在浙江三門、江蘇田灣、秦山三期等核電項目中參股,是五大發電集團中參股項目最多、權益核電裝機最大的集團。資料顯示,中電投集團等比例控股運作核電容量112萬千瓦, 控股和等比例控股在建核電容量586萬千瓦,參股運作核電容量108萬千瓦,參股在建核電容量103萬千瓦。

  截至2013年底,中電投集團電力裝機8976.78萬千瓦,煤炭産能7410萬噸,電解鋁産能289.3萬噸,實現利潤111.56億元,凈利潤71.52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28.9億元。在其發電裝機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34.19%,位列五大發電集團第一位。(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