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十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降近25% 涉房稅收銳減
兩大財源雙降重挫“土地財政”
記者 趙婧 梁倩 北京報道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樓市成交量下滑的影響下,近期多地頻頻出現土地流拍現象,土地出讓金均價和總量銳減,同時房地産相關稅收大幅下滑,地方財政在兩大財源“雙降”的重壓之下,處境不易且難言樂觀。有專家認為,此時地方政府若托起樓市,無異於飲鴆止渴,地方財政應走出過度依賴房地産業的怪圈。
中原地産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一線城市宅地平均樓面地價環比大幅回落34%。CRIC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0個典型城市5月份土地出讓金收入578億元,環比下降20.3%,同比下降24.6%,這是20個月來首次落入同比負增長區間。數據表明,多地土地出讓金收入情況明顯弱于去年同期。此外,近期頻頻出現的土地流拍現象也是土地市場降溫的有力佐證。
5日,武漢土地拍賣遠未達到最初預想,僅9宗地以底價出讓,而江夏五里界地塊遭冷落,無人報價最後流拍。5月27日,瀋陽土地交易中心三塊地參與競拍,因無人報名參與競買,3宗地塊全部遭遇流拍。值得注意的是,5月來,瀋陽共推出18宗地塊,其中10塊土地流拍。此外,長沙、佛山也經歷了土地拍賣無人競拍而流拍的尷尬局面,對於佛山而言,這已經是一個月內出現的第二次土地流拍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城市正是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較高的城市。此前同策諮詢研究部發佈的《45個樓市限購城市土地財政依賴度分析報告》顯示,杭州、佛山、南京、長沙4個城市土地財政依賴程度超過100%,佛山則達到147.5%。
土地市場不景氣,地方政府“壓力山大”。根據財政部數據,2013年全年地方本級收入68969.13億元。而2013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1249.52億元,佔地方財政收入(本級)的比例高達59.8%。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接近鄂爾多斯財政局人士處獲知,鄂爾多斯土地出讓金前些年高達上百億,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十來億,相當多的地都賣不出去。與此同時,該人士稱:“這兩年是還債高峰期,鄂爾多斯今年還債規模高達300億左右。目前鄂爾多斯的財政資金週轉是比較困難的。”
對此,《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他表示:“在現行的土地招牌挂體制下,土地出讓收入的多少,取決於市場的供求關係,而這種供求關係與整體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增長狀況是直接關聯的。現在經濟增長率下調了一些,這種情況下土地出讓收入的減少是正常的,這些都是由市場決定的。”
除了土地出讓收入不甚樂觀,地方稅收收入也呈下降趨勢。2014年4月公共財政收支數據顯示,房地産營業稅環比銳減102億。地方稅收收入、土地出讓金“雙降”,房地産因素拖累地方財政收入已成不爭的事實。
目前各地受房地産行業影響和地方債務的壓力,支出能力捉襟見肘。財政部發佈的4月份財政收支數據顯示,4月份財政支出只有9410億元,同比增長1.1%,較3月份22.3%的支出增速回落明顯。支出下滑主要體現在地方財政上,4月地方本級支出增速下降3.1%,而3月地方支出增速為23.5%。
樓市不景氣使地方財政陷於艱難處境,地方政府如何應對值得深思。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一些地方政府想通過限降等行政手段干預市場,希望托起樓市。這個判斷是否成立、能不能起到作用?是有問題的。”有專家認為,目前地方政府過度依賴房地産業,如果仍然通過托市來保證財政收入,這將在怪圈中越陷越深,改革需要忍受陣痛。
中債資信相關人士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現有財政體制下,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政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償還債務的資金來源。短期看,地方政府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長期看,這種方式不具有持續性,地方必須尋求新的融資和收入通道。
汪德華認為,探索擴大地方政府自發自還債務規模是一種途徑。“此次財政部試點的十個省市自發自還地方債,沒有擴大地方政府債券融資的規模,還是在年初預算赤字規定的4000億的盤子中。”“我認為還是需要把規模擴大一點,讓地方政府把存量債務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的方式置換一下。”他説。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