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時評:我國經濟增速穩中趨緩 結構穩中趨優

2014-04-25 08:5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製圖:蔡華偉

  4月23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相關負責人通報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

  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在全球來看仍屬一枝獨秀

  發佈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介紹説,第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為五年來最低值。

  工業增速放緩,應如何看待?在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看來,我國發展態勢基本平穩。他告訴記者,第一季度,作為工業主體的製造業(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2%)仍保持了9.9%的較快增長,同比僅回落0.3個百分點,“在全球製造業普遍不景氣的形勢下,能保持近10%的增速,也可謂是一枝獨秀,實在不易。”

  從行業上看,第一季度我國高新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勢良好,回落幅度較大的主要是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型行業。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8%,同比加快2.8個百分點,汽車産量、銷量均增長9.2%;電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3%,同比回落0.2個百分點;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增長8.4%,同比回落1.3個百分點;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長8.7%,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粗鋼、水泥、十種有色金屬産量增幅分別回落6.7、4.2和3.9個百分點。

  一季度利潤增長快於生産增長。從企業效益情況來看,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4%,在綜合生産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下,主營業務利潤率達到5.28%,高於去年同期,其中,製造業實現利潤增長14.8%。一批轉型早、創新能力強的企業生産經營狀況良好。

  此外,資訊消費方面,一季度資訊消費規模達到6910億元,增長22.3%。此外,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1.6%,其中網路零售額達5572億元,增長46%,佔社會零售總額的9%,成為內需增長新支點。到今年2月底,全國光纖覆蓋家庭的規模已經達到1.72億戶,全國固定寬頻接入用戶的規模達到1.92億戶,使用4兆以上頻寬的比例達到80.5%。

  需求乏力、産能過剩、成本上升,經濟運作尚有憂慮

  在增速“穩中趨緩”的同時,我國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

  “看工業調結構、轉方式主要看三個方面:一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二是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三是加速淘汰落後産能。”黃利斌逐一分析道,一季度,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快於工業平均增速3.1個百分點;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達到17.7%,快於工業整體投資增速2.7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僅增長12.5%,同比回落2.9個百分點,産能嚴重過剩的鋼鐵行業投資下降7.5%,有色金屬工業投資增幅也大幅回落。

  “支撐我國工業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變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經濟運作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黃利斌同時表示,當前經濟運作中尚有“三憂”:

  一是市場需求增長乏力。除汽車和資訊消費外,新的消費增長點不多;投資接續能力偏弱,2013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回落14.4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僅維持12.6%的較低水準;出口形勢依然嚴峻,一季度我國出口商品總值同比下降3.4%,工業出口交貨值僅增長4.2%,同比回落2個百分點。

  二是産能過剩繼續困擾工業整體運作品質的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嚴重過剩行業産能利用率都不到75%。受産能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交織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到今年3月份已連續25個月下降。

  三是受綜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部分行業、企業生産經營仍然困難。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平均成本要佔到85.18元,較去年同期上升0.72元,進一步擠壓了企業盈利空間。冶金和有色金屬行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4.8%和11.6%,企業虧損面分別高達27.6%和26.5%。

  在談及鋼鐵行業産能過剩問題時,工信部産業政策司司長馮飛表示,一季度我國粗鋼産量2億多噸,同比增長2.4%,但由於價格連續下降,總體運作情況比較嚴峻。針對此,工信部接下來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繼續淘汰落後産能、對河北山東等重點地區進行結構調整、推進鋼鐵行業規範管理、推廣高強度鋼筋、促進鋼材升級換代和技術進步等。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