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全國31省(區、市)的2014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已全部公佈。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髮現,其中22省(區、市)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未達到2013年初既定目標,亦有16個省(區、市)的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落後於地方GDP增速,但農村居民收入仍保持較快增長。
2011年發佈的“十二五”規劃中已加入“強調性”註釋,要讓收入增速不低於經濟增速,在實施中努力實現和經濟發展同步。此後,“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同步”常出現于政府性文件中。
“收入增速與GDP增速同步”常被提起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22個省份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於年初設定的目標,有9個省(區、市)實現了既定目標,其中只有廣東、河南、上海、天津、西藏和浙江6省市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於既定目標,河北、青海和山西居民收入增速與年初既定目標持平。
此外,有16個省(區、市)的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落後於地方GDP增速。近年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目標時常與GDP增速共提。
2011年發佈的“十二五”規劃相比“十一五”規劃,經濟增長預期指標從年均增長7.5%下調為7%;居民收入預期指標從年均實際增長5%提高為“7%以上”,並加了一個強調性的“註釋”,明確提出收入增速不低於經濟增速,在實施中要努力實現和經濟發展同步。這意味著,“經濟增速”和“收入增速”兩者帶有了關聯的“硬性”限制。
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去年,在介紹中國“十二五”規劃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性時,習近平表示,2011年,中國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提出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的目標。這意味著我們不一味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是更加注重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
就地方而言,《北京日報》報道,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市委全會上,將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7.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目標也定在7.5%,目的就是促進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讓群眾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城鎮居民工資上漲
多位專家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利潤不高,影響城鎮居民工資上漲。
2013年,地方經濟增速已顯露放緩趨勢。北青報記者梳理髮現,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16個未能完成年初設定的GDP增長目標。
在接受北青報採訪時,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城鎮居民收入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工資性收入增速減慢。
城鎮居民當年的工資主要受上一年企業利潤率的影響,所以,在2012年企業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城鎮居民2013年工資收入上漲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相對較慢。
與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大部分未完成目標不同,在公佈數據的省區中,22個省區的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都高於或者等於年初設定的目標,僅有甘肅、廣西、陜西、貴州等8省區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未達目標。
很多城裏人能夠感受到,請個保姆或是小時工,價格“噌噌”地往上漲。李雪松解釋,這種現象恰恰證實了農村居民收入增速不斷加快。“農民工工資性收入的快速增長,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
GDP增長收益未向老百姓傾斜
在GDP增速和城鎮居民收入都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什麼居民收入還是“跑輸”了GDP?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政府研究所副所長楊永恒表示,收入增速慢于GDP增速,説明經濟增長的收益沒有對應地讓老百姓享受到,現在一些省份的經濟增長模式仍然依靠“上項目”、“拉投資”為主,對民生考慮不足。
另外楊永恒還表示,政府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三個指標增長速度的均值應該與經濟增長速度一致,如果居民收入增速滯後,則説明企業和政府沒有出讓更多利益給老百姓。“老百姓在收入分配中的話語權最低,督促政府和企業改善居民收入的機制也不健全。”楊永恒説。
焦點
未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既定目標政府是否應負責任?
政府並非必須完成預期性指標
楊永恒參與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的中期評估,他説,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等指標,在“十二五”規劃中就屬於預期性指標,這意味著在完成這些指標任務中,政府只是發揮引導作用,市場主體的作用更加重要,同時也會受到外部經濟形勢的影響,因此完成這些指標並非政府的必然責任。
但不可回避的是,地方政府的目標設定可能有所偏差。“前幾年增長速度快,地方政府就覺得今年還可以這麼快,但其實目標定得太高了。”李雪松説。
“十二五”規劃中,國家設定的GDP增速在7%到8%之間,但絕大多數省份設定的目標值都高於8%,甚至部分省份的目標值設定為兩位數。楊永恒認為,預期性指標的設定,應該既要實現對市場主體的激勵,同時科學考慮現實情況,不應該太冒進。
與預期性指標相對的一類指標,是約束性指標,例如涉及就業、教育以及環境生態等領域的指標。“這些約束性指標,不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是政府必須完成的目標,這是政府的基本責任。”楊永恒説,所以政府設定約束性指標會更加慎重。
相關
多省今年GDP增速目標低於去年
31個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與去年相比,2014年有22個省(區、市)的經濟增速目標設定低於2013年的目標,8個與2013年目標相同,僅有廣東省將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設定得高於2013年目標。專家指出,下調經濟增速目標,也是響應中央不要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的思路。
除此之外,不少省份2014年的居民收入、投資增速等指標的目標值也有所下調。
楊永恒認為,這種變化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此前設定的目標確實有些冒進,另一方面則是各省級政府為了落實中央不以GDP論英雄的大趨勢,作出表態,並減輕完不成目標的壓力。
回應
國家統計局
去年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基本同步GDP增速
2013年我國GDP同比增長7.7%,但城鎮居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似乎並不與GDP的增速持平。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如果考慮人口增長的因素,我國每人平均GDP增長是7.2%,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每人平均增長7%基本實現同步。
他認為,城鎮居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看似不與GDP的增速持平,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要進行科學的比較。“關鍵是每人平均對每人平均,全國對全國。”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是每人平均的概念,GDP增長7.7%,不是每人平均的概念,它包含人口的增長。
2013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將近千分之五,如果考慮人口增長的因素,我國每人平均GDP增長是7.2%,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每人平均增長7%,基本實現同步。
[責任編輯: 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