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近八成專家看好明年中國經濟 需發揮市場決定作用

2013-12-09 08:5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發佈最新中國經濟景氣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1年期經濟景氣指數為36,相比10月的數據有大幅上升,反映了市場對未來1年經濟發展趨勢轉向樂觀。在接受調查的世界各領域專家中,預期未來12個月中國經濟向好的佔比為78.2%,有9.4%的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態勢保持平穩不變,另有12.5%的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會有小幅下降。

  經濟前景預期樂觀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並逐步企穩,市場對未來中國經濟的信心正在回升。此次中國經濟景氣指數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該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當前經濟的景氣指數為23.4,雖然低於美國經濟(28.1),但明顯超過歐洲經濟的景氣指數(-22.6)。對於明年經濟走勢的預測,調查認為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期值穩定在7.6%左右。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中國股市和樓市走向,專家對上證綜指的預測普遍持樂觀態度,對未來中國股市前景看漲的佔大多數,預期金融機構營業收入會增加;另一方面,專家們對中國房價的預期出現了回落的研判,房價景氣指數與以往相比明顯下滑,傾向於判斷進一步的改革將對當前的房地産市場進行治理。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中國未來經濟前景樂觀向上。”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對本報記者表示,相比于上個月的調查結果,這個月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認可景氣指數上升的專家更多了。從區域經濟上看,除了北京、香港的經濟指數向下調整,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一二線城市經濟都在回暖。

  行業回暖帶動復蘇

  “支撐中國經濟景氣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大部分行業開始回暖了。”孫立堅分析,除了建築業受到房地産業的影響外,包括資訊、化工、通信、設備製造在內的其他非金融行業,未來都呈現向上走勢。此外,由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到當前階段,將對産能過剩行業加大治理,這樣會增大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就業壓力,行業景氣指數則會出現下降。

  雖然由於近期IPO新政的出臺,股市受其影響有所下跌,但專家仍然看好中國的資本市場。對此,孫立堅認為,目前對銀行的監管不斷強化,房地産按揭貸款的業務受到一定壓制,但資本市場的景氣指數卻在上升。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深化與流動性寬鬆,以及經濟基本面見好,未來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普遍看漲,這為利益相關的投資銀行、保險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打開了獲利的空間。

  孫立堅説,三中全會強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顯示出市場活力將加大,大家對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給出了樂觀向上的判斷。

  此外,國家資訊中心日前發佈的綠皮書指出,從外部環境看,明年國際經濟環境總體穩定,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濟有望進一步好轉;從內部來看,十八大後我國更加重視結構調整和增長品質,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基礎設施投資和庫存回補因素將推動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未來面臨複雜環境

  儘管中國經濟未來整體趨勢向好,但仍有很多難點和問題亟待解決。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指出,首先,産能過剩制約經濟回升;其次,財政金融風險正在加大;第三,房地産市場分化加劇了系統性風險;最後,企業經營成本負擔加重,微利經營影響未來投資、技改等生産活動。

  “雖然指標預期不錯,但世界經濟所處的均衡狀態依然脆弱,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的動蕩可能引發下一輪調查結果産生較大的變化。”孫立堅認為,美國物價未來將出現回暖,再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大量資金一旦回流到美國,將導致熱錢大幅度撤出中國。此外,上海自貿區的設立、人民幣離岸業務等將加大中國金融的開放度,給人民幣帶來很大影響。熱錢流入會使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熱錢大量流出又將導致金融市場暴跌,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

  “2014年中國經濟形勢內外錯綜複雜,如何能穩中求進,保持微觀上的活力,宏觀上政策方向的正確?”孫立堅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制度設計要抓緊落實,一定要讓資金回流到實體經濟,一方面要放鬆行政管制,另一方面要強化金融市場泡沫和熱錢投機行為的治理,對金融市場的治理既要堵又要放。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行政效率,給民營企業和國企同等待遇,使民間資本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