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產能過剩需標本兼治
治理中國式產能過剩,必須標本兼治,有長期戰略。除了通過加快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之外,必須要在市場機制的倒逼下,加快企業技術和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的步伐。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表示。
●四季度GDP增速或過8%
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經濟有機會呈現復蘇。估計復蘇進程將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推動:去庫存化進程趨于尾聲、信貸條件保持寬松和人民幣升值速度放緩、房地產政策的穩定帶來地產投資回升、出口需求改善。預計到今年四季度GDP增速將略微超過8%。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
●房產稅或加重購房者負擔
決定房價最根本的因素是供求關係,我國目前大城市實際空置的房產比例並不高,在不解決供給的情況下,盲目擴大房產稅的范圍很可能會導致存量環節稅費被轉移到交易環節。因為供小于求,購房者很可能負擔更多。
——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認為。
●短期內無較大金融危機
短期內新興市場還不可能發生比較大的金融危機。盡管部分金融經濟體的金融風險加大了,但是從目前的波動幅度來看,它可能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已經出現過的波動相比實際上也不是那麼大,而且時間持續的也不是很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張永軍分析稱。
(張震鑠 鐘奕然輯)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