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稅務制度的不同以及銀行保密法的實施,使歐洲成為全世界的避稅天堂。世界經濟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背景下,迫於來自美國與內部的雙重壓力,歐盟不得不在糾結中圍剿避稅天堂。但歐洲各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又各有盤算,難以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歐盟 交換資訊 形成合力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 傑
不久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對媒體發表了一場演講,呼籲嚴厲打擊各類逃稅行為,因為這不僅事關經濟民生,還關係到公平公正。他説:“歐盟用公眾繳納的稅款為希臘提供救助,但希臘卻有一些超級富豪為了避稅把錢轉移到瑞士的賬戶上,這如何解釋?”被舒爾茨抨擊的瑞士,其實有一個美妙的名稱——“避稅天堂”。
究竟怎樣才算是避稅天堂,歐盟各國並無統一標準。總部位於英國的非政府組織“稅收公正網”根據金融業規模和銀行保密程度公佈了一份避稅天堂名單,瑞士排名第一,其次是開曼群島和盧森堡,令人意外的是,就連德國都排名第九。
歐盟估計,偷稅漏稅每年造成的損失約有1萬億歐元。“稅收公正網”的一項調查顯示,藏匿在全球各地避稅天堂的資金總額估計高達21萬億到32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存於世界各地的黃金、房地産、遊艇豪車等有形資産。要知道,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2011年的國內生産總值也只有約15.68萬億美元。
為什麼歐洲乃至世界的避稅天堂如此興盛?
首先是因為歐洲每個國家的稅務制度不同,稅務部門的影響力也只限于境內,如果各國之間不簽署稅收協定,彼此交換各類資産資訊,一國的查稅官就無法在其他國家展開工作。在絕大多數國家,控告一方偷稅漏稅的舉證責任在政府,而稅務局的查證手續非常繁瑣、耗時很長,再加上避稅天堂政府的不配合,這讓富人將資金轉移到避稅天堂非常容易。比如,按照盧森堡法律,在當地註冊的投資基金基本不用交稅,這吸引了歐洲各國近2100億歐元的資金。另外,盧森堡的稅率在歐盟國家中處於低谷,很多企業在盧森堡設置子公司,並將盈利顯示在盧森堡的子公司裏,這樣就可以享受低稅率。
第二是因為自瑞士銀行而始的“銀行保密法”讓瑞士銀行業嘗到甜頭之後,盧森堡、奧地利等國家相繼頒布了銀行保密法,這些國家的銀行利用該法律,保護銀行儲蓄者的各種資訊。雖然避稅天堂對此矢口否認,但一名舉報人去年提供的數據顯示,來自170個國家的13萬人將錢轉移到避稅天堂,從而藏匿資産逃避稅收。
為健全徵稅系統,美國2010年頒布了《海外賬戶納稅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之外的企業和個人,與潛在的美國逃稅者之間的交易數據必須提供給美國相關稅務機構,否則這個企業或個人將禁止在美國開展業務。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市場,美國定下的規矩具有很強的示範性。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曾對記者表示,“我們現在也接納法案提出的一些新標準,並將其作為歐洲徵稅系統的基礎。”就連一向強硬的瑞士也不得不低頭。2013年年初,瑞士最古老的威格林銀行向美國承認隱瞞美國客戶12億美元收入,在支付鉅額賠償後宣佈關閉。
在美國的帶動與逼迫下,今年4月,歐盟的法國、英國、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和德國在歐盟財長都柏林會議上表示,六方將自動交換資本收益方面的相關數據。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5月21日的歐洲議會會議上已經表示,歐洲稅務當局已經建立了自動交換就業、養老金和保險收入等項利息的機制,但是他希望把交換資訊的內容擴大到紅利、投資收入和其他所有收入領域。歐盟稅務專員阿吉達斯·賽梅塔也曾表示,歐盟將在今後要求各成員國稅務部門自動交換有關資本利得、股息和版稅等方面的詳細銀行資料,現階段,已有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同意共用這些資訊,下一步將在歐盟框架內實施該自動交換機制,並力促該機製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標準。為此,歐盟將在G8、G20和經合組織框架內開展大量協調和爭取工作。此次峰會還呼籲就增值稅欺詐問題採取緊急行動,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和“反向徵收機制”,從而保證各成員國可以迅速介入各種突發和大規模的增值稅欺詐案當中。
在此背景下,盧森堡表示,將改變保密做法,加大銀行透明度,協助打擊外國儲戶避稅。該國財政大臣呂克説:“盧森堡不依賴試圖避稅的客戶開展業務,國際趨勢是銀行存款資訊自動交換,我們不再反對這一點。”該國首相容克也表示,將於2015年年初建成並執行資訊自動交換機制。但他同時坦言,資訊交換機制如何確立也要取決於同瑞士、列支敦斯登、摩納哥等非歐盟成員國的談判結果。
[責任編輯: 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