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光伏概念股短期或存交易性機會

2013-06-06 08:57 來源:新華08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08網上海6月5日電(記者桑彤 韓瑩)歐盟委員會4日宣佈,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産自中國的光伏産品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此後該稅率將升至47.6%。緩衝期11.8%的臨時稅率大幅低於市場預期,雖短期利好但不確定性仍高。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股票市場光伏概念股5日雖受衝擊,但短期仍存交易性機會,長期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歐盟“雙反”打擊光伏概念股

  歐盟委員會4日宣佈,歐盟自6月6日起對産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在發佈會上表示,臨時稅率將維持6個月直到12月份,此後歐委會將決定是否對中國産的光伏産品徵收永久性關稅,一旦徵收,該關稅將持續5年。

  市場普遍預期的靴子終於落地,5日A股上市的太陽能光伏普遍下跌。拓日新能、精功科技、海潤光伏、億晶光電、東方日升、向日葵等從早盤就開始下跌。

  截至收盤,太陽能板塊跌幅居首。其中,愛康科技跌幅逾5%;拓日新能、億晶光電大跌4%以上;精功科技、海潤光伏等股有3%以上的跌幅,主力大單資金均以凈流出為主。

  美國股市也未因利空釋放而出現暴漲,中概光伏股在消息公佈後僅是略有表現。

  對此,國泰君安分析師侯文濤認為,美股光伏板塊的上漲更多是因為業績回暖,基於價格見底回升以及對日本出口占比的提升,歐盟初裁執行的變化未動搖這兩項因素,但也未産生額外重大利好。

  ——短期或存交易性機會

  儘管5日光伏概念股受到衝擊,但不少業內人士仍然認為,A股市場短期或存在交易性機會。

  侯文濤認為,此方案略好于之前市場預期的強行通過47.6%的初裁稅率。兩個月的低關稅緩衝期,有利於中歐展開深入磋商,以尋求相互妥協的結果。

  “國內投資者對此事件的解讀將更偏向短期利好和炒作價值,A股光伏製造類公司或將有交易性機會。同時,國內的硅料雙反、分佈式政策的出臺預期尚未出現變化,硅料、硅片、分佈式相關個股亦不會反向承壓。”侯文濤説。

  安信證券也認為,雙反結果好于預期,硅片成本壓力預期緩解,長期利好單晶産業鏈,而短期利好多晶産業鏈,存在交易性機會。

  除交易性機會之外,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或倒逼國內扶持政策出臺,帶動國內市場需求,近一個季度基本面也將呈現好轉。在申銀萬國行業分析師余文俊看來,今年一季度行業整體現金流吃緊,産能整合後倒逼行業徹底洗牌,這將促使二季度行業有所好轉。

  民生證券行業分析師王海生甚至樂觀地認為,未來兩個月在下一輪談判結果以及反補貼關稅出臺前,短期歐洲市場將再度迎來類似一季度的搶裝。三季度可能下行的基本面情況或將逆轉,變為短期繁榮。

  ——市場表現已預見長期影響

  不過,對於最終歐盟是否會對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徵收“重稅”的判斷也存在不同聲音。

  王海生認為,由於歐盟已經體現妥協意圖,幾可預期,8月出臺的新一輪談判結果應顯著好于原初裁結果。余文俊也認為,伴隨歐盟內部博弈以及中歐貿易磋商,未來終裁稅率很有可能大幅降低。

  但是面對分析人士的“樂觀”預判,國內的光伏企業卻憂心忡忡。湖南利德漿料總經理寧文敏認為,“我們現在已經不抱太多幻想,雙反對我們影響不小,作為河流中的支流,我們身為上游企業也不能獨善其身,從去年歐洲雙反的消息傳出至今,危害也早可預見。”

  在中航工業上海航銳電源科技公司總經理蔣海江看來,終裁結果是不可能逆轉的,一方面,我們要在反制手段和依據上多加考慮,必須符合WTO規則,不能授人以柄。此外,還要積極發展分佈式發電,中國的農村和城鎮化市場潛力大,依靠本國市場才是根本出路。

  事實上,對我國目前的光伏業而言,歐盟的“雙反”早已在預期之內。不論是自身結構調整、減少出口歐洲的比例,還是尋找代工、海外設廠,企業此前已經按照約47%的稅率展開“自救”措施。

  因此,業內人士認為,股票市場已經反應了這一預期,未來即使企業盈利出現一定幅度的下滑,也不會出現大幅度下跌。可以預見,未來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增速仍將下行,産品價格回落及“去産能”將是長期發展趨勢。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