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城市與産業對話:別驢唇不對馬嘴

2013-05-24 08:4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經濟體制改革已過而立之年,産業與城市的發展關係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命題。本週,中國社科院相關課題組相繼發佈三份報告,為我們解讀和思考城市建設與産業發展提供了鮮活素材。

  5月19日,中國社科院相關課題組發佈《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新基準: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下稱城市藍皮書),對中國城市競爭力的現狀與格局做了梳理。報告指出,港澳臺地區和東南沿海、環渤海地區三分天下,中西部地區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弱勢難改。

  同一天,由河南省社科院主辦的《中國中部地區發展報告(2013年)》(下稱“中部藍皮書”)發佈。該報告以“新型城鎮化與中部崛起”為主題,由中部六省的社科院專家學者共同編撰完成。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中部地區城鎮化建設最重要的是如何有序有效地轉移農村勞動力。農村人口的轉移與城市建設規劃息息相關,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則與産業發展密不可分。

  僅隔一天,中國社科院發佈《中國産業競爭力報告(2013)NO.3》(下稱“産業報告”)。報告認為,農産品、“兩高一資”産品等産業正在成為消失的競爭優勢行業,相關産品出口大幅度下降;機械設備類和化工類産業正在成為潛在競爭力優勢産業。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對歐美正在進行的第三次産業革命做了闡述,“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製造業發展造成的巨大衝擊主要是對傳統發展方式,但數字化、智慧化技術的廣泛應用,生産組織方式和産業發展模式的全面變革與中國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從目前的發展進程看,各經濟區域各有各的難處。東部沿海幾大經濟區,如何實現産業升級和城市更新是最重要命題;東北經濟區,如何實現産業轉型和城市發展是當前最主要任務,對於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騰籠換鳥”産業任務的同時,如何實現産業引航與城市共進是當下最棘手問題。

  産業與城市到底是何關係?可謂仁者見仁。各區域經濟體的健康發展,歸根結底,還是看各方如何做好城市與産業的對話。

  在城市藍皮書中,這樣的觀察值得我們警醒:從文化城市建設來看,中國城市的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基本消亡,基本呈現千村一面的態勢。

  城市篇: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消亡

  城市藍皮書首次全部使用全市客觀數據(包括市轄縣),對2012年中國兩岸四地近300個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和理想城市實現程度進行了詳細評價。

  藍皮書顯示,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臺北、廣州、北京、蘇州、佛山、天津和澳門。10強中沒有一個中西部地區的城市,進入20強的中西部城市僅有武漢和成都。區域比較依次是:港澳臺、東南沿海和環渤海地區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平均水準要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區域內城市差距中部地區最小。從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指數排名來看,也是港澳臺地區、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城市居前十。

  在宜居指標方面,藍皮書認為,當前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建設有舍本逐末的傾向,主要表現在:重城市建設,輕管理服務;偏于硬體設施,忽視軟體設施、小型配套設施建設。

  和諧城市競爭力排名方面,二、三線城市和中小城市和諧度較高,“北上廣”均沒有進入前十。從文化城市建設來看:中國城市的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基本消亡,基本呈現千村一面的態勢。

  産業篇:小心第三次工業革命

  5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産業報告,比較了全國2000多個縣(市)的産業競爭力,並對世界上重要經濟體的競爭優勢變化進行了分析、評估。

  報告稱,部分傳統行業競爭優勢下降,開始從傳統的優勢行業轉為劣勢行業。其中,農産品、“兩高一資”産品正在成為消失的競爭優勢行業,相關産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從有明顯比較優勢行業變為弱勢行業。同時,在部分傳統行業競爭力下降的同時,也興起了一批新興的優勢産業,這類行業主要屬於機械設備類和化工類。並且,通過對行業潛在優勢比較評估,報告認為,上述行業最有可能成為潛在優勢産業,而且,中國産業升級仍有較大空間。

  報告預計,未來10年,中國勞動力結構會進一步優化,25歲及以上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會從8.56年提高至10.2年,因此,中國産品技術水準會相應提高。

  不過,報告也提出,中國要重視工業化國家重振實體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當前,美國頁巖氣的開採加速了國際能源結構的調整,正在興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減少工業化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依賴;工業化國家在貿易中加大智慧財産權的維護,加重對別國的限制;工業化國家還在內部利用金融手段減輕企業壓力,營造穩定高效的資本市場,對國際資本形成巨大的吸引力。這些需要引起國內關注。

  政策篇:中部今年500萬農民轉移

  5月19日,由河南省社科院主辦的中部藍皮書發佈。據了解,《中國中部地區發展報告(2013年)》以“新型城鎮化與中部崛起”為主題,由中部六省的社科院專家學者共同編撰完成。該報告立足中部地區各省實際,對中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進行了回顧與展望,提出了加快發展的政策建議。

  中部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部地區以構建現代城鎮體系為重點,著力推進人口向城鎮集中、産業向城鎮集聚,城鎮體系日趨完善,城市群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支撐帶動能力顯現,已成為中部地區崛起的主要力量和重要依託。

  數據顯示,到2011年底,中部地區城鎮人口達到16278萬人,比2006年增加了2882萬人,城鎮化水準由2006年的39.0%提高到46.3%。其中河南省的城鎮化率由2006年的32.5%提高到40.6%,成為中部六省城鎮化率增長最快的省份。

  中部藍皮書提出2013年中部地區的新型城鎮化目標要提高1.5%以上,達48%左右,實現農村人口有序轉移500萬人,並展望至2015年,城鎮化率達52%左右。 (《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