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奢侈品“遇冷” 反浪費引發高消費市場變局

2013-05-01 11:3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圖為古馳在華一家旗艦店。(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反對鋪張浪費等措施的貫徹落實,一直以來“牛氣沖天”的奢侈品行情明顯下挫,一些品牌也暫時放緩在中國的拓展計劃。

  眼下,公務人員消費奢侈品飽受詬病,“成由勤儉敗由奢”呼聲不絕於耳。社會輿論認為,在剛剛解決溫飽、尚未實現全面小康的中國社會宣揚奢侈消費,顯然不符合國情。

  公款消費收緊,奢侈品應聲“下落”

  2012年底,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出臺,舉國上下積極行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社會輿論對公務人員的監督也逐漸加強。

  公款消費“收緊”,奢侈品銷量應聲“下落”,一些奢侈品牌高增長隨即遇到“瓶頸”。貝恩公司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速為7%,與前兩年30%以上的增速已有一定落差。

  記者走訪上海一些奢侈品專賣店也發現,購買人數明顯“縮水”。位於上海南京路上的一家紀梵希專賣店前段時間開始打折,近日已關門。

  “奢侈品牌在中國搶地盤式的擴張已經無法延續。去年絕大多數品牌銷售業績沒有達到年初目標,最多的少了30%以上,近年罕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團在華負責人表示,這與奢侈品海內外價差大、經濟整體環境遇冷等有關,也與公款消費受限有一定關係。

  另一家奢侈品店員表示,由於稅務局查得嚴,以辦公用品為名目的發票暫時開不出來,頂多只能將珠寶、手錶以“皮具”名義出售,銷量下滑兩成左右。

  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總額為8.3億美元,比2012年春節期間銷售下跌近53%。

  2013年,包括古馳、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在華放緩擴張的消息陸續傳來。路易·威登高層此前表示,將全面抑制擴張,不會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繼續開店。古馳負責人也稱,2013年將維持在中國門店數量,不再前往新的城市開店。

  上海歷峰雙墅公司總經理張嘉恒坦言,隨著中國市場變化,今年總部已經發出指示,要求在中國拓展計劃要慎重。“其實世界四大奢侈品集團以及一些獨立品牌,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拓展中國市場放緩。”

  奢侈消費隱藏幕後交易?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1年每人平均GDP排名中,中國名列第86位。而與之相對應的卻是,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第二大奢侈品市場,僅次於美國。

  記者調查發現,在奢侈品消費鉅額數據的背後,仍然暗藏著公務浪費、權錢交易的需求。為了適應中國消費市場的“特點”,不少奢侈品牌都“入鄉隨俗”,給予購物者最大限度的“方便”。

  在上海一家普拉達(PRADA)專賣店,銷售人員介紹,買動輒上萬元的奢侈皮具,開發票可以是“禮品”,也可以是“工作服”,顯然為了報銷方便。

  一位奢侈品品牌銷售顧問甚至表示,不管購買的是什麼商品,都可以開具“辦公用品”發票,且不會出現商品明細,方便入賬。

  這位銷售顧問説,不少客戶購買奢侈品“不問價格”,“因為付錢的都不是他們自己”。一些不帶鑽石、不鑲金的手錶比較適合送給政府官員,“這樣比較低調,看不出來價格,現在風聲緊,買愛馬仕太高調了。”

  “發票擦邊球”是不是違規,其實奢侈品公司心裏非常清楚。一位資深業內專家説,今年以來,一些奢侈品牌的高層都擔心這樣“變相”協助“公款消費”可能帶來法律風險,已經採取了行動。

  據透露,不少國際奢侈品品牌從去年開始陸續內部發通知,要求不準亂開發票,而今年具體規定更加詳細。“實際上賣什麼産品開什麼發票是國際慣例,只不過中國客戶有特殊要求,一些大牌也就‘暗度陳倉’。”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申恩威説,一些單位之間“公對公”送禮可謂巧立名目,購買禮品的資金通常籠統稱為“辦公用品”、“食品”等,至於購買産品的用途和去向等具體資訊不會註明。

  贈送奢侈禮品,涉嫌變相行賄

  奢侈品牌的服裝皮具、生活用品、鐘錶首飾,總給人一種優雅、時尚的感覺,其“賣點”也正在於此。然而,如果牽涉到權錢交易、公款浪費、變相行賄受賄,就成了一種披著“優雅”外衣的腐敗,不僅敗壞社會風氣,也讓奢侈品的美好形象徹底變味。

  溫州商人朱先生告訴記者,他一年買的奢侈品牌皮包可能就有幾十個,根本不是自用,幾乎都是送禮,大多送官員。“這些東西價值高,對方接受了也感覺是個禮品,不燙手,幾乎就是送錢,聽説現在還有專門回收兌現的渠道。”

  專家建議,應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切斷公款送禮的資金源頭;對預算外資金加強管理,遏制這部分資金的體外迴圈;同時加大對私相授受、權錢交易的打擊力度。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春彥説,報銷發票不允許開“禮品”等項目,必須標注具體的商品資訊,便於對商品去向進行監督,嚴查企業主向公務人員送禮行為。“要把政府花的每一分錢納入預算管理並公之於眾,到年終時能夠説明錢都花到哪去了。”劉春彥説。

  申恩威建議,可以借鑒發達國家以及香港地區的做法,將禮品金額限定在一定數目之內,超過這一額度,不論出於何種動機,都以公款行賄罪論處,對公款送禮方和接收方,均以涉案次數反映的實際金額累計量刑。

  “不能只公開項目資金。”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蔣洪認為,必須公佈更細緻的條目,方能讓政府花錢更明白。與此同時,還要通過媒體尤其是網路,完整詳細地披露政府財政資訊。

  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建民説,針對公款消費,歐美國家建立了嚴格的監督制度,如美國“牙籤法案”規定,酒會上所有的食品都只能用“牙籤”或者用手拿著吃,不得有正式的飯菜等,這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記者 周琳、陸文軍、丁靜)

[責任編輯: 郜利敏]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