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網友悔史上最高位買金 黃金投資佔比以10%為宜

2013-04-26 13: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網友悔史上最高位買金黃金投資佔比以10%為宜

  資料圖

  中新網4月24日電 綜合報道,近期國際金價連續大跌,更于創下黃金期貨33年來最大跌幅。金價暴跌引發各地“搶購潮”,有網友向中新網金融頻道吐槽後悔早前購買金飾品在史上最高位。北京黃金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師張磊表示,黃金飾品購買更多是一種消費行為,和投資行為實質上還有一定差距。購買實物黃金不太適合作為家庭的主要投資方式,黃金在家庭投資當中的佔比以10%到20%為宜。

  投行“唱空”是金價暴跌首因 2008年式崩盤行情不會上演

  連日來國際金價接連跌破關鍵支撐位,其中4月15日黃金期貨跌9.3%,創下了自198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北京黃金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師張磊做客中新網,對此番黃金大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張磊指出投行“唱空”是造成此番黃金大跌的首要因素。

  高盛、瑞銀、法新等各大投行對黃金市場紛紛看空,必然會對投資者對於黃金市場的信心産生根本性的轉變。而黃金ETF持續減倉,對投資者信心也産生了較大影響。此外,塞普勒斯欲出售10.64噸黃金的假消息則引發了大家很多的聯想,這也成為引燃金價暴跌的導火索。

  不過投資者對此番金價暴跌不必過於憂慮,張磊表示,經濟復蘇預期對市場的傳導機制做了一個阻隔,金價大跌不會導致商品期貨2008年式的崩盤行情再度上演。

  張磊指出,2008年整個市場是現金為王的思路,引發了恐慌性的拋盤。但是在2013年的今天,這一傳導機制被我們經濟復蘇的預期給做了一個阻隔。所以,在黃金價格大幅下跌以後,燃油市場包括其他市場下跌幅度依然有限,商品市場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金價下跌引發搶購潮 “悲催”網友悔曾史上最高位買金

  隨著金價跌至兩年來新低,亞洲各地買家紛紛趕到珠寶店和黃金交易機構瘋狂搶購。國內很多黃金珠寶店了也上演了一幕幕“買白菜”一樣購黃金的搶購熱潮。

  有網友向中新網金融頻道吐槽,“悲催呀,悔不該在2011年底買黃金,差不多趕上了國內黃金飾品價格的史上最高位——460多元每克!看現在,這兩天金飾品價格最低一度達到350多塊,裏裏外外一比,一克黃金就比現在貴出了100多塊。”

  張磊表示,黃金大跌肯定會吸引更多的購買者,但消費者“搶購”黃金凸顯了大家在投資上可能存在的一個誤區,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金項鍊,金耳環,金手鐲等黃金飾品的消費屬性會更多一些,購買金飾品更多的是一種消費行為,和投資行為還有一定差距。

  “消費者瘋狂搶購實物黃金反映出消費者的比價心態,認為撿到了便宜,”張磊表示,“但我們還是不主張大家通過購買黃金飾品來進行黃金投資,購買實物黃金不太適合作為家庭的主要投資方式。” 由於黃金飾品或者黃金首飾在金價的基礎之上,還要增加40到60元每克的加工費、物流費或設計費等,導致消費者投資成本過高。

  黃金投資一夜暴富心態不可取 家庭投資中佔比10%-20%為宜

  黃金價格的暴跌固然引發了實物黃金的搶購熱潮,但也必然導致“炒金”市場的低迷。有網友向中新網金融頻道反映,上個月黃金漲的最好的時候,每天都能收到炒黃金的推銷電話,現在行情不好這電話也隨之絕了蹤跡。

  對此,張磊表示,投資黃金心態應該保持一個中長期思路,想短期在黃金市場投資一夜暴富者必然會在操作過程當中出現很多的問題。

  張磊表示,很多消費者搶購黃金時候對中長期黃金價格走勢是沒有任何判斷的,尤其在黃金價格剛剛開始下跌或者已經跌出一個相對比較深幅度的情況下,往往多數虧損的人,並不多頭止損,更多的反而是想要抄底。他建議,投資者需要對黃金價格有一個明確判斷後,再看看是不是需要介入到黃金市場的投資。

  黃金投資實際更強調的是其避險屬性。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生活衣食無憂情況,黃金就是一塊黃色的金屬默默地放在那兒,但一旦出現風險事件,避險需求産生,黃金就體現出了它的避險作用。

  若消費者想要進行黃金投資,可選擇一些投資回購型金條、銀行賬戶貴金屬等,包括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各類産品。風險偏好比較高的投資者可以進行一些黃金期貨或者其他的一些高杠桿比例的交易,這些都是真正意義上的黃金投資渠道。張磊進一步表示,考慮的黃金的穩定性,黃金在家庭投資當中的佔比以10%到20%為宜。(中新網金融頻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