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全國政協提案經濟議題超四成 切實保障民生

2013-03-13 08:4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12日上午,為期10天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落下帷幕。

  閉幕會議延續了今年全國兩會簡潔的會風——短短40分鐘,完成了會議的三項議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新任主席俞正聲也對政協工作首次發表講話。隨後,大會于9時45分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閉幕。

  俞正聲在大會發言時指出,“要切實增強協商實效,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進一步規範協商內容,增強協商主體的代表性、包容性,提高協商能力,強化協商成果的運用和反饋,更好地展現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優勢和價值。”

  俞正聲強調,“要深入拓展協商民主的形式,完善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創新政協經常性工作方式,拓寬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渠道,努力構建多層次、全方位協商格局。”

  經濟提案最多

  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下午14時,政協委員們共提交5641件提案,其中,通過委員辦公平臺提交提案2712件,紙質提案2929件,提交提案的委員1966人。

  “經審查,立案5254件,作為委員來信轉送有關部門研究參考70件,並案、撤案317件。”會議介紹,“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員提案4884件,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352件,人民團體提案6件,界別、小組等提案12件。”

  “總體看,本次會議提案內容豐富,涵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領域,集中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和長遠性重大問題,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等。”會議介紹,“這展現了新一屆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顯示了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優勢。”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與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關的提案成為亮點,佔比超過總提案的40%,達到了2301件。其中,涉及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提案384件。涉及“三農”、城鎮化、産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分別為486件、290件、296件、148件、239件和458件。

  另外,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政協委員們共提出提案1760件。其中,涉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的提案就有673件。

  切實保障民生

  昨日的閉幕會議還通過了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並以高票獲得通過。

  會議説,“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藍圖,為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人民政協要把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自覺把政協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謀劃和推進,不斷提高履行職能的成效和水準”。

  政協委員們強調,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擴大國內需求,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強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深化對外開放,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同時,要下更大氣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解決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環境保護等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

  會議還指出,要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為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切實抓出成效,“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堅持廉潔奉公,展現新一屆政協的新作風、新氣象、新作為”。

  歡迎人民監督

  新起點,新征程。三項議程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也首次對政協工作進行發言。

  “要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俞正聲指出,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政協工作置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和部署,以務實的舉措和成果,推動科學發展,更加體現人民心聲等。

  俞正聲説,要遵紀守法、厲行節約,拒絕奢靡和一切利用權力或影響謀取私利的行為。他還強調,“人民群眾對我們的監督是政協委員履職的必要約束,要歡迎監督,將其視為我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並用實際行動維護政協委員的良好形象。” (《國際金融報》記者 黃燁)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