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關於環境立法的問題時表示,她每天早上拉開窗簾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沒有霧霾。
●針對日本記者關於中國外交“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的提問,傅瑩的回答“四兩撥千斤”,她説:“你提到這個問題時,你注意到中國記者都笑了。”
新京報訊 (記者王姝)為達到全口徑審查、監督預決算的要求,今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即將聽取、審議的預算報告,不僅包含此前的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還將首次納入社保基金預算。
昨日上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通報了上述消息。
納入社保基金只是“寬口徑”
“今年的一項重要改進是,將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預算也列入了預算報告。”傅瑩説,全國人大常委會已設立了“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調研題目,“目的是通過調查研究,科學界定政府性收支範圍,對改進預算決算的編制,提交、審查、監督等各個環節都要提出建議和意見,推動政府加強對全口徑預算決算的編制和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解釋,全口徑預決算意即政府所有收支項目全部納入預算和決算,由此達到監控每一分錢去向的效果。此前,預決算報告由三部分組成:公共財政預決算,比如教育、醫療收支等;政府性基金預決算,比如土地出讓金;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也就是國有資本紅利。社保基金預算一直未被納入,主要是因為“當初訂的計劃就是社保基金試編三年,今年已經是第四年,試編期結束了,該亮相了”。
但葉青強調,預算報告納入社保基金後,也只是“寬口徑”,未實現“全口徑”,“一些地方政府的部分項目極有可能還沒納入”。
未透露今年軍費支出
在記者問到,2013年中國國防支出規模有多大時,傅瑩表示,軍費的問題似乎是人大新聞發佈會的必答題。好像中國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加強國防建設。
傅瑩表示,中國的國防預算是實行嚴格財政撥款制度,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國防預算也包含在國家總預算的草案內,是這次會議的16項議程之一,在大會審查批准之後就可以知道。
1 中日關係
民眾望政府對日方挑釁更強硬
記者:中國如何描繪建設海洋強國的藍圖,怎樣緩和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的摩擦,中國外交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
傅瑩:剛才你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注意到中國記者都笑了。其實你在中國聽到的幾乎是另一方面的意見,很多人是希望中國更加強硬一些,尤其面對挑釁時,有更加強硬的姿態,這個差距是存在的。
中日之間的分歧原因比較清楚。中國人經常講“一個巴掌拍不響”,要雙方都有這樣的意願,如果對方選擇的是強硬的舉措,選擇的是背棄共識的做法,那麼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釣魚島的事實是非常清楚的。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本從當時中國的清政府手中竊取了釣魚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日本佔領的中國領土都要歸還中國。去年日本政府採取購島行為,它違背了兩國建交時達成的共識,因為共識不存在,中國的克制也沒有基礎了,所以中國海監船到釣魚島海域巡航是必然的。
2 環境保護
每天早上都要關注是否有霧霾
記者:當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國內民眾最為關注的問題。全國人大在未來幾年,就環境立法和監督方面,將有哪些新舉措?
傅瑩:現在生態和環境確實成為廣大群眾非常關心的問題,我也非常關心。每天早上拉開窗簾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沒有霧霾,我家也有兩個口罩,我女兒一個,我一個,但是還沒有用過。
我們必須承認改革開放之後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是在快速地發展,成就是非常可觀的,但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在環境保護方面面臨的形勢是相當嚴峻的,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我們也有改進的餘地,比如現在法律主要是從單向資源利用、從保護和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規範的,距離從生態系統的角度進行規範還是有差距的。
全國人大將注意傾聽和積極地回應人民的呼聲,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包括修改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環境保護法等。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和檢查。講求實效,將環保成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掛鉤、結合。
3 政治改革
中國找到正確道路沒理由不堅持
記者:全國人大在使一些透明、問責等做法制度化方面,可以做哪些具體事情?
傅瑩:我走過很多國家,也比較注意觀察其他國家的情況,像中國這樣三十多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推進改革,確實是很少見的。
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能一説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照搬別人的模式,否則中國就沒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這樣的説法不公平也不準確。
我與一些國家接觸,一些發達國家現在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困難,不比中國的困難小,但是沒有聽説他們要改變自己的政治制度,要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一面對這樣的問題,馬上就有這樣的訓導,説你們應該用別人的模式。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這也是為什麼相當長時間,外界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對中國整個改革進程看不透、看不懂,可能就是因為有這麼一個誤區。
中國已找到了自己的正確道路,而且正在取得成功,我們沒有理由不堅持下去。
現場
沒有專業術語,更像“拉家常”
昨日上午,在人大會議發佈會上,藍衣黑裙、一頭銀發的新任大會發言人傅瑩亮相。她説:“剛才來的稍微晚了一點,因為是從大會那邊過來的,大會堂的路徑也是比較曲折的,我這個新手要找到路也不是那麼容易,抱歉。”
反腐立法、生態環境治理、預算監督……記者提問涉及方方面面,傅瑩總是像解釋“遲到”原因一般“拉家常”。
即便回應一些境外記者的尖銳提問,傅瑩依舊親和,但柔中帶剛。當日本記者就“中國外交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時,她先説,“剛才你提到這個問題時,你注意到中國記者都笑了。很多中國人的意見,是希望中國更加強硬一些,尤其面對挑釁的時候”。
接著話鋒一轉,闡述中國的原則——希望通過對話、磋商、商談,解決分歧和矛盾。但這一原則“一個巴掌拍不響”,需要建立在雙方都有意願的基礎上,“如果對方選擇的是強硬的舉措,選擇的是背棄共識的做法,那麼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來而不往非禮也,説得好!”發佈會後,幾名香港媒體記者評價説,傅瑩就是他們心目中女發言人的形象,“氣質優雅,態度親和,溝通能力很強。整場發佈會娓娓道來,沒有專業術語,更沒有老生常談,讓人自然而然接受了她的觀點。”
新京報記者 王姝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