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各樣的文創日歷讓這個市場重新回暖
2017年即將到來,北京青年報記者最近走訪,本來在前幾年低迷的挂歷、日歷市場,銷售大幅回暖,各種被賦予了文化創意色彩和DIY的紙質日歷產品走紅網絡,有的網店一個月銷售出2萬余本。在經歷了單位公款購買熱賣期、禁止公款購買低迷期,紙質日歷因為文化創意的加入又迎來了新的復蘇。
各種文創日歷成“網紅”
《故宮日歷》、《紅樓夢日歷》、《傳家日歷》、《每日讀詩日歷》、《月相日歷》……今年,在網上熱銷的2017年文化創意日歷品種多達幾十種,有的像一本厚厚的書,需要一頁一頁地翻,在指尖的滑動中感受歲月的流逝。有的是日拋型,在日歷由胖變瘦的變化中體會時間的緊迫。還有異型的月相歷,用月相的變化,提醒每天忙著“柴米油鹽”的人們,別忘了抬頭看看陰晴圓缺的月亮。
今年,一本叫做《傳家日歷》的日歷特別火,被稱為日歷界的“網紅”。它不僅有日歷功能,還將中國24節氣、老手藝、老工藝、各種傳統節日、養生之道,通過380多張原創手繪插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充滿了濃濃的中國風。創作團隊說,這本日歷的每一頁都是由出品方根據《傳家日歷》每一天的內容,投入30人、300多天的時間創作出來的,為大家演繹每天不重樣的傳家生活。
售價88元的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紀念珍藏版的2017年日歷,也是文創日歷里的新兵。里面收集了《牡丹亭》的精美劇照,其中穿插點綴了導演、演員和攝影師的手記,成為很多粉絲爭相收藏的一本日歷。
《每日讀詩日歷》,每天一首從漢魏到清的數百首古詩詞中精選。詩詞的出處、文中背景、文化藝術內涵都加以注釋,成為父母送給孩子首選的新年禮物。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