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白丹青巴鐵吸金術:打PPP旗號 玩私募融資擔保

2016年08月11日 14:38:25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號稱全面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寬體高架電車項目“巴鐵”火了,這也讓它背後的“金主”白丹青以及華贏公司浮出水面。

  8月7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撥通了白丹青的電話,未等記者説明來意,白丹青就搶過話頭:“我知道你是記者,最近找我的媒體特別多,我應接不暇。”

  此番讓白丹青重回聚光燈下的,是8月2日“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啟動的綜合實驗。

  這場試驗過後,輿論重新聚焦巴鐵,對其宣稱的技術含量提出質疑,而巴鐵公司的投資方北京華贏凱來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贏凱來”),更是被指涉嫌公開宣傳私募,涉嫌“自融”。

  這一切,已經讓巴鐵項目背後真正的老闆白丹青,以及他的吸金術露出冰山一角。

  白丹青和他為巴鐵公司搭建的三駕馬車

  可見的是,白丹青早期的資本版圖裏並無巴鐵。

  網路流傳的資訊顯示,白丹青係河北邢臺人,原名白志明。據稱,白志明改名成白丹青,是為了彰顯其家學淵源。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白丹青擁有一個尾號是5個“8”的手機號,頗有老闆派頭。

  白丹青從房地産開發起家。查詢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的最新結果,由白丹青擔任企業法人、高管或股東的公司超過40家,分佈于北京、河北、上海、廣東,行業覆蓋網際網路、房地産、金融、餐飲、農業等多個領域。

  白丹青和巴鐵車上關係是在2015年。

  當年11月,白丹青從巴鐵發明人宋有洲手中,買斷了巴鐵項目。並在1個月後的2015年12月24日,註冊成立了巴鐵的項目公司--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巴鐵公司”)。巴鐵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億元,其中,白丹青認繳9000萬,朱紅斌認繳1000萬元,並出任法人代表。

  在成立了巴鐵公司之後,白丹青在微博上自稱是“巴鐵之父”,他身後早已運作多時的各類資本平臺公司,開始全面展現吸金能力。

  澎湃新聞記者通過梳理髮現,在白丹青參與的眾多企業中,有3家公司與巴鐵公司關係密切,分別是:華贏凱來、北京天爾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天爾基金”),以及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聯”)。這三家公司分別在巴鐵公司的融資關係中,扮演著貸款方、基金管理方和擔保方的角色。

  三家公司與巴鐵公司的辦公地點,也都在北京市東城區銀河SOHO內。

  在新華社的一篇報道中,白丹青(白志明)曾這麼形容這幾家公司之間的關係,華贏集團(華贏凱來子公司)購買了宋有洲的巴鐵技術專利,成立了巴鐵科技;中建聯是華贏凱來的獨立擔保方。

  華贏凱來和華贏集團的法人代表均是白丹青。白丹青也是華贏凱來的主要股東。

白丹青擔任企業法人、高管或股東的公司超過40家。澎湃新聞 張澤紅 製圖

  公開資料顯示,中建聯是在香港註冊的一家集團公司,註冊資金10億港幣,白丹青擔任公司的法人代表及董事長。北京代表處的註冊資訊顯示,其經營範圍為從事與隸屬外國(地區)企業有關的非營利性業務活動。

  天爾基金乍一眼看上去和白丹青並無關係,其股東和法人代表為李喜軍。但天爾基金的14個子公司中的4個--天爾元豐資管、天爾豐沛資管、天爾益通資管、天爾匯贏資管的自然人股東皆為白丹青。除此之外,白丹青持股的另一公司“北京悅香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東中,也出現了李喜軍的名字。同時,天爾基金的監事白志剛也正是白丹青的弟弟。

  澎湃新聞記者在天爾基金官網上看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執行董事均為李喜軍,網頁還特別提示:“高管李喜軍無基金從業資格”。

  而李喜軍的履歷顯示,他最早是邢臺一家裝飾社的秘書,之後做過水泥廠的行政助理,2004年至2013年,其個人工作經歷都與市場銷售類工作有關,先後賣過保險、房産和理財産品。但2013年9月以後,李喜軍就突然躍升成為了北京天爾的法人代表。

  巴鐵基金

位於北京銀河SOHO17層的華贏凱來辦公室

  有了華贏凱來、天爾基金和中建聯,白丹青圍繞巴鐵的籌資大計就可以開張了。

  在華贏凱來位於北京東城區的總部,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受到了公司業務員的接待。在得知記者有投資意向之後,業務員首先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巴鐵基金”項目。業務員稱,巴鐵基金是當前公司銷售緊俏的一款産品,已經完成了兩期籌款,目前的在售的是第三期。該産品屬於私募基金,100萬元起投,以10萬元為單位遞增,分為一年期和兩年期,年化收益率可達12%。

巴鐵公司位於北京銀河SOHO三層的展示廳

  所謂巴鐵基金,按新華社8月7日的一篇報道中援引白丹青(即白志明)的説法是,“巴鐵”項目總募集資金1.047億元。其中,白丹青作為股東出資4000萬元,委託北京天爾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了兩期私募基金,針對有投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人群發售,100萬起投,年化收益12%。一期募集2280萬,二期募集4190萬。資金用途是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00余人的開支和前期車輛製造、道路建設等費用。

  目前還不清楚這前兩期巴鐵基金的使用情況。

  面對澎湃新聞巴鐵項目尚未正式運營,收益從何而來的質疑時,該業務員的解釋是,巴鐵基金的收益前期來自於企業分紅,待巴鐵項目上路之後,線路運營、站臺商鋪、車廂廣告、站臺傳媒及其他衍生出租産業都可以成為還款的來源,並且今後的收益會遠超12%。

  該業務員還向澎湃新聞記者保證,巴鐵項目産業化指日可待,因為“巴鐵已經在秦皇島跑起來了”。但實際上,根據記者從巴鐵公司和秦皇島市政府了解的情況,秦皇島的巴鐵項目僅為測試,並將於本月底拆除。

  為了消除記者的疑慮,該業務員多次強調巴鐵公司與地方政府採用的是PPP合作模式,項目有政府信用背書,不用擔心還款的問題,並稱“現在人們對P2P的信任很低,但我們不是P2P”。

  所謂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指的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合作提供公共産品或服務,根據社會資本參與程度、承擔風險。

  以PPP之名兜售融資産品

  除了巴鐵基金,華贏凱來員工還在以PPP項目之名,兜售其他融資産品。

  被記者問及除巴鐵基金之外,公司是否還有別的理財産品,華贏凱來的業務員遂將記者帶到一面展示墻前,上面挂著六七份基建項目合同。業務員説,這些是公司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的PPP項目,其他一些融資産品的收益就來自於這些項目的分紅。

  與巴鐵基金不同的是,這些項目投資門檻較低,為1-3萬元不等,三個月、半年期、一年期分別對應8%、10%、12%的收益。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合同甲方多為縣一級的地方政府,包括山東單縣、金鄉縣、東臨縣,湖北南漳縣等,項目內容涉及棚戶區改造、園林景觀建設、路橋建設等。而所有的合同都有一個共同的乙方,即中國建設企業聯合集團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介紹稱,中建聯負責這些項目的建設和施工,同時中建聯也是華贏凱來的“兄弟公司”,“都是集團自己的公司,項目品質肯定有保證”。

  在這些合同的旁邊就是一張巨大的展板,上面是對PPP概念的詳細介紹。業務員一再向記者聲明,這些項目也不算是P2P,而是風險性更低的PPP。

  但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華贏凱來一再聲稱不是P2P,有偷換概念之嫌。PPP是華贏凱來與政府合作方式的名稱,但它的融資手段本質上與P2P無異。

  中老年人成為兜售對象

  記者在華贏凱來看到,不斷有業務員從外面帶來客戶,而這些客戶幾乎全部都是中老年人。同時公司對於突然到訪的年輕客戶則表現出了相當的警惕。

  一位住在華贏凱來北京分公司附近的張大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是在出門買菜的途中,被華贏凱來的工作人員在天橋上攔下來的。工作人員邀請他一同前往公司領取一份禮品。張大爺向記者出示了這份禮品券,上面寫明該券的持有人在登記了個人聯繫方式之後可以在公司領取一盒雞蛋或一瓶油或一副老花眼鏡。

華贏凱來用於吸引投資者而發放的禮品券

  “我就是想來拿眼鏡,他們之前也沒有告訴我是推銷理財産品。”張大爺説。

  記者在華贏凱來公司門口遇到的姚大媽稱,她接到業務員電話讓她8月6日上午到公司參加一個理財的培訓。記者佯裝幫父母諮詢,想和姚大媽一同參加,卻在門口被工作人員攔下。該工作人員見記者不像是他們的目標群體,立即稱“沒有培訓這回事”。

8月6日上午,華贏凱來工作人員帶領一名老年投資者離開公司

  姚大媽説:“聽説是被巴鐵鬧得,最近他們公司負面消息挺多,估計怕你是偽裝的記者。”但又表示巴鐵的負面並不會影響她的投資決策,“華贏這家公司我聽説過,這幾年都沒出過事,應該沒問題”。

  記者在華贏樓下遇到的不少老年投資者都告訴記者,華贏凱來向他們介紹過“巴鐵基金”。一旦有人表現出對巴鐵理財的興趣,就會被工作人員從華贏凱來17層的辦公室帶往位於3層的巴鐵公司展示廳,進行詳細的介紹。

  然而根據記者獲得的項目書顯示,“北京巴鐵項目基金”的性質是“有限合夥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根據證監會要求,“私募基金應當向合格投資者募集,單只私募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其中“合格投資者”是指,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佈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要求個人金融資産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自融風險

  除了宣傳私募産品涉嫌違規,華贏凱來向投資者出具的借款合同顯示,華贏凱來為服務方,而借款方則為巴鐵公司、擔保方為中建聯,基金的管理方為天爾基金,而這四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每人平均為白丹青。業內人士稱,這事實上已經涉嫌自融。

  上海市朝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徐培龍向澎湃新聞表示,從這一融資的結構上來看,多個公司的股東和法人代表出現重合,雖然私募對於“自融”沒有嚴格的限制,但也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因為它就使得投決制度形同虛設,管理人就沒辦法做到該制度中的“勤勉盡責”一項。

  上海一位從事私募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自融是一項很大的“罪名”,最嚴重可被定性為“非法集資”。現在一些公司為了規避自融的嫌疑,都是給項目成立一個空殼公司,其實背後的控制人為同一派。

  自融嫌疑被媒體曝光以後,華贏凱來在給投資者的一封解答信中,寫道:針對媒體報道“華贏凱來”不同公司法定代表人同屬一人的問題,這僅代表公司之間的關聯性,不代表同為一個實際控制人。關聯公司在《公司法》上 都是獨立經營實體,在民事法律範圍內承擔不同民事責任, 且其經營範圍各不相同,擁有獨立財務核算體系及業務模組。公司之間相互投資是正常的商事行為,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 法規之規定。

  華贏凱來在回應中強調,巴鐵基金之所以與e租寶等自融違規案例不同,就在於巴鐵公司並不是一個空殼公司,而是一家真正擁有産品,專注于創新發展的科技企業。

  上述私募業內人士還表示,一般私募基金是不需要擔保方的,在國外同行的做法是風險自擔,因為國外的私募基金通常沒有保本收益率的説法。但國內環境不同,基金公司通常會引入很多擔保方。一般來説只有當擔保方是第三方企業時才能起到擔保監督的效果,若擔保方為自己人就會使得監督失效,不排除一起跑路的可能。

  山寨協會

  在捲入巴鐵事件之前,2015年華贏凱來就被《北京商報》曝出曾被列入違規基金黑名單。

  在北京華贏凱來旗下還有一家名為華贏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據2015年《鳳凰週刊》的報道,華贏集團旗下的北京世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曾發明出一款“超級水稻”,號稱一公頃最多可以達到24000斤的高産,而且這種水稻的蛋白質含量超過雞蛋。寶清縣的多位農民在縣農業局的協調下,試種該“超級水稻”,最終顆粒無收。

  而白丹青名下的“中國建設企業聯合會”出現在了今年民政部更新的山寨協會名單中。官網資訊顯示,白丹青為這一協會會長,宣傳過協會的指導單位為國家財政部、住建部、發改委。而媒體報道指出,白丹青通過該協會幫助入會企業在政府項目中“走暗標”,從而向入會企業收取數百萬的入會費。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