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圖。
[摘要] 企業發展和政策、體制限制的矛盾,減負控虧和擔負社會責任的矛盾等都一直困擾著這家巨型央企的步伐。
時代週報記者 汪喆 發自北京
“虧損的企業不一定是壞企業,但一定是有問題的企業。”在與中國鋁業(601600.SH)的首次接觸中,中鋁新聞中心新聞處副處長姜志男面對時代週報記者的採訪,毫不諱言。
2014年上半年,凈利虧損41.23億元,中國鋁業獲A股“半程虧損王”這一尷尬稱號。在此後的半年多時間內,外界對中國鋁業的關注點就一直集中在虧損額度上。3月,中國鋁業發佈2014年年報,其以162.17億元的鉅額虧損再次“加冕”“虧損王”。
年報顯示,大額計提、行業整體下行是中國鋁業虧損的最主要原因。不過,民營鋁業企業或發展副業,或借助地方優勢從成本上減少支出,並由此在行業下行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盈利狀態。作為行業龍頭的中國鋁業在大勢之下,依然不得不面對諸多尷尬矛盾的局面:企業發展和政策、體制限制的矛盾,減負控虧和擔負社會責任的矛盾等都一直困擾著這家巨型央企的步伐。
“現在糾結這些問題沒有意義,因為我們沒辦法打破現狀,只能從自身出發。”姜志男錶示。2014年10月,董事長熊維平離職,成都原市長葛紅林走馬上任。在業內人士看來,葛紅林給中國鋁業帶來了更多的資源,其本人雷厲風行的領導風格或許將為中國鋁業帶來全然不同的新風氣。
162億元鉅額虧損
2014年上半年,中國鋁業虧損超40億元;前三季,虧損進一步擴大至54億元。儘管,外界對於虧損早有心理準備,不過高達162.17億元的鉅額虧損仍讓人大跌眼鏡。
今年3月下旬公佈的年報顯示,中國鋁業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7.72億元,同比下滑18.07%;凈利潤虧損超過16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虧損更是進一步擴至173.42億元。
事實上,從2007年上市以來,這已經是中國鋁業第三次出現巨虧。據中國鋁業的年報顯示,其在2007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和2013年的凈利潤合計為127.26億元,而2009年、2012年以及2014年三年虧損合計達到驚人的290.70億元,是其利潤總額的2倍多。
前任董事長熊維平前後任職中國鋁業長達11年之久:2000年即擔任中國鋁業公司籌備組成員,後歷任中國鋁業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等職;2006年,調至中旅集團。三年後,又重回中國鋁業,並在2013年升任中國鋁業公司董事長和上市公司中國鋁業董事長。從2000年籌備,到中國鋁業上市,再到2009年熊維平回歸中國鋁業,中國鋁業一路發展壯大至國內第一的氧化鋁、電解鋁企業。
在熊維平主政中國鋁業期間,對於管理一個擁有24萬員工的龐大集團,他不止一次對外表露過自己對市場的無可奈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坦言履職期間沒有松過一口氣。
正是在熊維平回歸的這一年,中國鋁業出現首次虧損。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鋁價迅速下滑,在此後多年內一直未見好轉。
“沒有趕上好時候”的熊維平在回歸後的六年時間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09年,中國鋁業內部啟動了以合併管理機構、壓縮管理層級、精幹管理人員為重點的管理體制改革,這在央企裏面是最早的。
此外,在發展戰略方面,熊維平一改過往中國鋁業單一發展鋁産品的模式,額外增加了銅業、稀有稀土、工程、貿易、資源和海外七大板塊,從單一的鋁到總和類礦業公司,産能與業務向國家西部和海外有資源能源發展潛能的地方轉移。
目前,中國鋁業旗下業務板塊主要分為氧化鋁、原鋁、貿易、能源、總部及其他營運等,多半也是當初熊維平改革留下的框架結構。其中,除了鋁板塊,其他多個板塊已實現不同程度的盈利。
在管理風格上,熊維平上任後主動降薪,內部人員對於其改革的措施也褒貶不一。
“領導的風格對企業肯定是有影響的,但我們目前在管理上還是比較民主的,任何正確的看法都會有一些分歧,但不影響整體的判斷方向。”姜志男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説實話,如果這個企業是我個人的小作坊我早就放棄了,何必這麼受苦。”熊維平在2014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感嘆。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志剛則認為熊維平接手中國鋁業以來面臨的行業壓力過大,在大環境持續惡化且中國鋁業攤子又鋪得比較大的情況下,僅憑熊維平一人之力無法扭轉中國鋁業虧損的大勢。
不過,熊維平本人卻並未將中國鋁業虧損的原因全部歸咎於市場。他認為,在民營鋁業公司尚能盈利的情況下,中鋁遭遇的挫折從根本上源於自身體制機制在危機中的集中爆發。市場下行和競爭力不足,這是導致中國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
發展與限制的矛盾
對於中國鋁業,外界關注更多的是數字。
雖然2013年憑藉一系列資産剝離實現了扭虧,但162億元的A股虧損記錄似乎讓中國鋁業多年的改革成效全部歸零。
中國鋁業在年報中解釋,2014年度減利的原因主要是中鋁主導産品銷售價格下降約2%—7%,去年對部分長期資産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準備,對內部退養和協商解除勞動關係人員計提辭退及內退福利費用,使公司由盈利轉為虧損。
在中國鋁業的氧化鋁、原鋁、貿易、能源、總部及其他營運等多個板塊中,氧化鋁和原鋁板塊是鉅額虧損的主要來源。2014年,中國鋁業氧化鋁板塊稅前虧損為59.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41.67億元,增虧幅度為231.37%;原鋁板塊稅前虧損為63.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35.83億元,增虧幅度為128.33%。
“電解鋁行業高利潤將成為歷史,並將長期處於微利狀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2008年以前,全國鋁冶煉産業尚處於高利潤狀態,行業利潤率高達10%以上,自2012年開始,鋁冶煉行業開始虧損,鋁製品價格也始終處於低窪地帶。
一個默認的事實是,電解鋁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電價的競爭,哪家企業的電價成本低,哪家的盈利狀況就好。
“電解鋁行業,一般用電成本會佔據總成本的40%-45%。如果有自備電,差距就比較大。”卓創資訊的鋁業分析師王瑜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地區電價存在差異,此外,自備電和上網購電的價格也存在差異,而電價的差異往往能決定一家企業是否能盈利。
中國鋁業提供給時代週報記者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鋁業旗下有電解鋁業務的子公司有11家(含4家分公司),2014年的年産量為341萬噸,而這些電解鋁業務單元中有4家有自備電廠,但都沒有局域網。相比之下,有自備電廠(全自備)的電解鋁企業比網購電(全網購)的可節約成本2500—3800元/噸。
目前,中國鋁業電解鋁自備電率在30%左右,相比之下,民營鋁業公司中,魏橋、信發、東方希望等公司的自備電率接近100%。對於這樣一個不能丟棄的核心業務,很明顯中國鋁業在控製成本上已經面臨競爭力嚴重不足的情況。
讓中國鋁業內部人員無可奈何的是,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也知道應該如何去解決,但受政策和體制的限制,中國鋁業面臨的問題就只能陷入尷尬的境地。
“建自備電肯定需要審批,這個目前都由國家電網統一管制,且有相應的規劃和配額。”王瑜向時代週報記者解釋道,目前大多數電廠都為火力發電,必然涉及煤炭資源的調配問題,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企業籌建自備電廠。但相比央企,民營企業多半會有更多的地方支援,國家對於自備電廠的政策和要求在地方的執行力度不夠,民營企業中也存在不少未批先建的情況。
“但是推動自備電的工程並不是你想幹就能幹的,中鋁這樣的企業,國家規定不能做的就一定不能做,甚至打擦邊球都不行。”姜志男一語道出中鋁這家曾經為中國工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企業面臨的矛盾。
行業下行是改革機會?
“越是困難的時候,改革的內部動力越強,付出的成本越小。”卸任之前,熊維平曾以這種心態來應對中國鋁業面臨的危機。這似乎也在中國鋁業內部達成了共識,姜志男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雖然當前行業不景氣,但對於企業本身來講比光景好的時候增效更有利。
事實上,從過去一年的虧損成績單中不難看出中國鋁業改革的方向和決心。
2014年的虧損來源中,有15億來自對內部退養及協商解除勞動關係人員計提辭退福利費用。中國鋁業內部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2014年中國鋁業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分別對辦理內部退養手續的員工、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的員工計提了辭退福利15.36億元。
其中,對2014年和2015年辦理內部退養手續的6819名內退員工計提辭退福利13.6億元,用於支付內退員工自內退之月到退休年齡期間的生活費、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等費用;對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的3104名員工集體辭退福利1.76億元,用於依法支付的經濟補償金。
根據中國鋁業年報顯示,目前中國鋁業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的數量約為7.57萬人,此次計提辭退福利的員工數量佔總數約9%。“通過對標,公司現有員工已基本接近實際用人用工需求,2015年將不會再實施大批減員操作,僅按計劃對符合內部退養條件的3000多名員工辦理內部退養手續。”中國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事實上,人員冗雜、效率低下也是此前中國鋁業改革面臨的主要矛盾之一。
民營鋁企中的代表企業信發鋁電,其掌門人張學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做過對比。“在某個地區的工廠,壟斷央企的幹部比信發的員工還多,信發的職工只有1100人,對方的管理人員就1100人。更別説成本、創新、管理和市場了。”
“這是很多人對大型國有企業的詬病,人員多帶來的生産效率問題是體制問題,也是以前沒有大型設備支撐生産時留下的歷史問題。”姜志男坦言。
“停産減員對企業控虧來説是好事,但一旦停産減員,就會有大批人員失業,特別是中鋁這種規模大的國企來説,它需要擔負提供工作崗位養活這些員工的社會責任,即使虧損它也必須養著。”王瑜表示,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産生的矛盾,在中國鋁業這類大型央企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鉅額虧損的壓力下不得不進行改革,且改革的力度還必須大,這或是熊維平和中鋁員工口中行業下行下更有利的改革機會,人員減退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
中國鋁業內部人員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目前中國鋁業的“出血點”主要集中在電解鋁和氧化鋁兩個板塊。電解鋁方面,受行業影響,這個板塊的虧損嚴重,其中撫順、連城、蘭州、貴州分公司的虧損較大,中國鋁業計劃通過採取市場化改革,加大自備電供應,爭取政策支援鋁、電聯合等措施,實現2015年的減虧。雖然氧化鋁板塊整體盈利,但重慶、河南分公司仍然出現虧損。目前重慶分公司已經停産,河南分公司屬於老企業,人員負擔重、資産老化、氧化鋁成本競爭力較差,目前尚在解決問題中。
“今年不論虧損還是盈利,對我們來説都是很艱難的一年,不論是出於個人收入還是業績考核,還是企業責任心,都是很大的考驗。”姜志男語氣略有沉重,目前尚不能對2015年中國鋁業的業績下定論,可以透露的是,即將公佈的一季報相比去年同期將有很大好轉。(來源:時代週報)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