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售企業密集並購重組 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2014年零售業並購重組案例不在少數,零售企業紛紛尋找合適的機會與合適的對象進行並購突圍。1月,三胞集團通過商圈網以約3900萬美元的現金收購麥考林63.7%的股權;4月3日,前者又在在倫敦收購英國福來莎百貨89%的股份。5月11日,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收購廣西南城百貨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收購資金總額高達15.7億元。 5月29日,華潤萬家成功收購TESCO樂購。10月,翠微大廈以近25億元的價格收購當代商城和甘家口大廈的100%股權。2月初,百思買正式宣佈將五星電器賣給佳源集團。12月22日,物美以1.4億英鎊(約合14億元)收購中國百安居70%的股權。
與此同時,無論實體店還是電商都開始加快線上線下融合步伐。2014年1月,大潤發旗下“飛牛網”正式對外營業;3月,京東宣佈與上海等15余座城市上萬家便利店進行O2O合作,阿里巴巴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5月,順豐正式推出新一代便利店“嘿店”;8月,萬達與百度以及騰訊合作成立一家電子商務公司;10月,步步高搭建“雲猴網”大平臺;“雙11”期間,蘇寧支付實現了O2O全渠道支付的融合;11月,大商集團旗下天狗網正式上線。
七、物流業上升為戰略性産業 商貿物流發展受關注
2014年9月,國務院發佈《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指出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産業,並明確了三大重點領域、十二項重點工程、九大保障措施,從政策層面、操作層面為物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能。
《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下發後,商務部隨後印發了《關於促進商貿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明確提出了“努力使商貿物流成為內貿工作‘上臺階’的突破口”“為各類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支撐”等意見。鼓勵推廣共同配送、統一配送、集中配送等先進模式。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預計,2014年社會物流總額將超過210萬億元,可比增長8% 左右;全年物流業實現增加值超過3.4萬億元,可比增長9% 左右。
八、商業地産面臨過剩 轉型升級成為必然
2014年12月23日,港交所近三年來最大IPO萬達商業地産正式掛牌上市,也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在商業地産領域。據統計,我國現已開業的購物中心超過3500家,2015年將達到4000家,預計至2025年或將有7000家新購物中心建成開業,使中國各類購物中心總數超過1萬家。新項目遍地開花,局部地區出現超飽和,競爭加劇及優勝劣汰、轉型升級在所難免。
2014年,一些地方出現了社區購物中心,而這些購物中心已從商場的概念上升到社區的社交場所,從方方面面提升生活方式的功能。以購物為主的“購物中心”向以休閒體驗為主的“生活中心”轉型,成為商業地産運營者的共識。
九、餐飲市場逐步回暖 大眾餐飲受追捧
2014年餐飲市場開始軟著陸,企穩回升之勢明顯。中國烹飪協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10月份,全國餐飲收入22591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了0.7個百分點。其中,中高端餐飲近兩年來正在經歷行業大洗牌,中高端餐飲需求依然存在;大眾化餐飲呈現了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未來成長潛力非常巨大。
2014年,商務部出臺的《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要求:5年內,健全大眾化餐飲服務體系,力爭大眾化餐飲佔全國餐飲市場比重由當前的80%提高到85%以上。
十、自貿區戰略加速實施 以開放促改革
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行第十九次集體學習。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年多來,圍繞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完善政府監管制度等內容,在體制機制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12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佈,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3個自由貿易園區。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