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只寶類產品余額寶即將滿一周歲。僅一年時間,余額寶的用戶數已經過億,這一年來,各種寶類產品遍地開花,總數超過30只,規模也上了萬億元。隨著互聯網巨頭、銀行、運營商等陸續加入,國內的余額理財市場已進入“跑馬圈地”時代。
成都白領周萍清楚地記得,去年年底余額寶收益最高的時候,7日年化收益率約是 6.7%,現在降到了4.67%。她正是看到當時的高收益而投入到寶寶大軍的。
事實上,大多數寶類產品的收益率從今年春節後開始逐漸走低,目前年化收益率已集體進入“4時代”。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並不意外。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破5”不是寶類產品收益率的底,伴隨貨幣市場整體利率的下滑,特別是近期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政策趨勢下,寶類產品收益率仍會進一步回落,但速度會逐步趨緩。“現金管理工具保持在7%的高收益是不符合經濟常識的。”該人士表示,去年的“錢荒”現象今年重現的概率低,加之央行推出定向降準、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加強,寶類產品收益率反彈的可能性很小。
“雖然目前余額理財已被市場炒得沸沸揚揚,但依然有廣闊的空間,可以說,現在正是余額理財市場‘跑馬圈地’的時代。”銀率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牛雯說。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繼高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