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經濟發展,一些地方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專業大戶、農企老闆、合作社帶頭人,擁有幾十萬上百萬,乃至上千萬資産者不乏其人。父輩們辛苦打下了家業,渴望子女能繼承下來。然而,記者在海安調查發現,許多“農二代”走出農村後不肯回流繼承父業。
家住海安高新區海北村的崔廣全從種植大棚蔬菜起家,以“農餐對接”的銷售模式創下可觀的經濟收益。眼見自己一天天老了,他希望在外打工的兒子回來做幫手,不料兒子一句話給老崔潑了盆冷水:“老爸你在開玩笑吧?農業?我不懂,而且也沒有興趣。”年近五旬的崔廣全想不明白:在國外,家庭農場子承父業的發展模式非常普遍,而且現在的農業生産模式跟過去大不一樣,講究科技含量和銷售策略,“民以食為天”,農業的發展前景應該不可限量,年輕人怎麼就不感興趣呢?
不僅崔廣全的兒子,很多80後、90後已經熟悉了城市生活,對農村生活狀態越來越不適應。李存余在海安縣海北村經營一家規模化養雞場,每年收益約有40萬元。老李的兒子在海安開發區一家企業工作,年收入5萬元左右。過去,老李曾為兒子出色的學業、穩定的工作感到驕傲,但隨著年歲增長,老李希望子承父業的心情日益強烈,但兒子説什麼也不肯回來務農:“賺錢又怎樣?我可不想變成大眾眼裏的土豪。”兒子説,光是養雞場裏那股雞糞的味道,就讓他這輩子再也不想回去搞養殖。
“出去工作了兩年,推銷保險、工廠上班都幹過,不好混就回來了。”海安鎮大里村“90後”楊小軍回家後發現,父親津津樂道的養豬這事兒,他實在提不起多少興趣。小楊坦言,單調、辛苦,特別是一些在城裏打工同伴的調侃,讓他有點受不了。
是什麼造成了當今農業繼承者的困境?“這跟家長長期給孩子灌輸的教育觀唸有很大關係。”全省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海安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進説,大凡在農村生長的孩子,從小都接受過這樣的教育:“好好學習,跳出農門。”父母時常挂在嘴邊的是“將來一定要有出息,別再當農民種地了”;老師在學校也常常教導學生“要好好讀書,否則將來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街坊四鄰往往將學業出眾、外出工作的農家孩子,作為效倣的榜樣教育自家孩子,加上媒體宣傳的成功人士中也鮮見農民的影子……整個社會對農業、農民形成的偏見,根深蒂固,無形中影響了孩子未來的價值取向和人生選擇。
本報通訊員 劉 寧 本報記者 丁亞鵬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