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點讚中國社會治安 中國很安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7月03日 第 05 版)
最近,有一個問題引發各國網友討論,隨後又“出口轉內銷”,引發中國網友的關注—— “中國有多安全?”
問題的答案似乎有些一邊倒,很多來過中國旅行,或是在華工作和學習的外國人,都對中國的治安環境豎起大拇指。類似的經歷、相同的感受,看上去很有説服力。
看到老外紛紛點讚中國治安,很多中國網友這才發現,自己頗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當然也有人質疑,這些評價到底靠不靠譜?
中國真的安全嗎?外國人為何覺得中國安全?就此話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細節之處顯優勢
外國人對中國治安的好印象,大都來自於日常生活體驗,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記者梳理髮現,老外的安全感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深夜敢出門。這也是外國人反映最集中、體會最深切的細節。
瑞典演員蒂莫西·皮洛蒂曾在中國學習過兩年京劇,他説,在北京即便是深夜獨自外出或聚會後回家,也不必擔憂人身安全。相比之下,深夜在歐洲城市獨自外出則讓人擔心。
巴西人熱娜伊娜·西爾維婭,曾在華居住和工作6年。她説,巴西很多大城市都存在嚴重的治安問題,尤其對於女性來説,獨自外出時走什麼路線、幾點前回家,都是一門學問。但在中國,這完全不是問題。
美國網友邁克爾·弗裏德曼則講了自己的一件“囧事”:“在深圳,我經常在淩晨遛彎,但不會在舊金山和紐約這麼做。有一次淩晨4時,我在公園溜達,聽到樹後有響動,嚇得半死。結果過去一看,是一群老人家在打太極拳。”
第二是安保措施嚴,尤其是地鐵等公共交通設施的安全與便利,讓來華外國人印象深刻。
在上海工作的貝爾蒂説,中國的地鐵站都設有安檢口。即便是深夜在城市公共交通設施裏,也從來沒有不安全的感覺。
美國華人小提琴演奏家夏三多説,芝加哥與北京等中國大城市不可同日而語。在芝加哥坐地鐵,如果在靠近門口的位置看手機,列車進站開門的瞬間手機就可能被搶。她在樂團的許多同事都曾有過被搶劫的經歷。
第三是禁槍有力度。相對於美國等允許普通公民持槍的國家,中國對槍支的嚴格管控讓人放心。
43歲的柯比·馬克西經常往返于上海和約翰內斯堡兩地。他説,中國政府禁止持有槍械,這一條就足以讓他沒有任何安全上的顧慮。
27歲的非洲裔美國人馬修·貝爾提到了美國槍支氾濫問題,他説,這種問題在中國不存在,甚至令他有些“不適應”。
第四是治安管理細,中國維護公共安全的決心體現在每一處。
法國埃克斯—馬賽大學研究生朱爾·伊扎克説,中國政府在維護公共安全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比如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有身穿制服的警察維持公共秩序,有效杜絕了危險品在公共區域的出現。
現居瑞典的華人莎倫·葛(音譯),分享了自己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次見聞:在青海和西藏之間的鐵路上,儘管海拔已高至4000米,荒無人煙且天氣極端,沿途依然有士兵站崗執勤。
第五是人民熱情高,無論是來中國旅遊、學習、工作、生活,都能找到歸屬感。
生活在貴陽的外國網友法爾讚·薩法維寫道:“在貴陽,我充分體驗了美好、善意和當地居民樂於助人的熱情。中國就是一個讓你永遠不會感覺孤單無助的國家。”
現居泰國清邁的英國人史蒂芬·懷特黑德認為,中國比泰國更加安全,這歸功於中國人更友善、禮貌以及人們不攜帶武器、警方安保得當。
社會治理很中國
中國為何安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際警務執法學院副院長劉宏斌教授認為,首先在於中華文化和中國社會的包容性,外國人來到中國,不會面臨跨文化的敵意。
劉宏斌説,雖然西方對於人權保護有嚴格的規定,但是文化上的對立仍然很普遍。外國人到了其他的文化環境,往往會面臨主流文化的歧視,但在中國就不存在這一問題。
“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的形成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果,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中國人熱情、友善,外國人來到中國,一般不會存在安全上的焦慮。”
從文化的角度出發,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社會文化崇尚穩定,摒棄暴力。曾在中國工作過10年的加拿大人雷·科莫説,在中國,暴力不被政府和社會等任何一方接受,朋友間相互影響的“同儕壓力”對遏制犯罪非常有利,因此中國的再犯罪率很低。
對 于外國網友反映集中的控槍等因素,劉宏斌指出,中國的確不存在西方面臨的槍支、毒品氾濫等問題。他特別提到,“黃賭毒”是誘發各種社會治安問題的隱患。一 直以來,中國對於“黃賭毒”的治理比較徹底,再加上對治安的嚴格管控,使涉槍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減少,社會秩序持續改善。
數 據也支援這一論點。2016年,中國全國的命案只有萬餘起,命案率僅十萬分之零點六左右,許多地市沒有發生一起重特大案事件,全國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比 2012年下降40%以上。而在美國,僅2016年,各州槍擊案就造成15039人死亡、30589人受傷,其中數百名傷亡者都是不足12歲的兒童。
社會治安的狀況與社會治理水準密切相關。劉宏斌説,中國長期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如實施社區警務戰略,平安社區、鄉村建設等,織牢了社會治安防控網,不存在比較嚴重的社會治安“亂點”。
“中國政權穩定、社會局勢沒有動蕩,也為社會治安創造了基礎。”劉宏斌説,社會治安也是社會政治的表現。中國嚴格推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各地黨政一把手要負責社會治安,出了問題一票否決。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社會治理的持續性和為民性都是優勢所在。
劉 宏斌認為,在中國,每次重大的警務戰略行動,解決的都是群眾關注的社會治安問題。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力推行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警民關係更加融洽;一批高 科技成果運用到警務工作中,“天網工程”在各地普及,既震懾了犯罪分子,也提高了百姓的安全感;警務工作更加貼近公眾需求,警察對案件處理更規範,群眾對 公安機關的滿意度也在提高。
“從小處説,違法犯罪的原因就是小事沒人管。”劉宏斌説。群眾的事兒有人管,社會治安就好辦,這些“一枝一葉”的關情之舉,讓暴力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
警務執法國際化
“真是沒有想到能在羅馬看到中國警察在這裡巡邏。出遊之前,我聽説羅馬的治安可能有一點不安全,有團員因此取消了行程。但是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覺還安全。特別是看到我們自己的民警在這裡巡邏特別高興。”看到中國警察出現在羅馬街頭,在義大利旅行的遊客激動地説。
今 年6月,中國公安部派出8名民警赴義大利,在羅馬、米蘭、佛羅倫薩、那不勒斯等4個中國遊客較多的城市與義大利警方開展聯巡,這已是中國警察第二次赴意參 與聯巡。與此同時,今年“五一”前後,4名義大利警員也與中國民警一道,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旅遊景區進行聯合巡邏。
越來越多地開展跨國警務合作,更重視海外公民安全利益的保護,讓中國人的安全感蔓延到了全球。
劉 宏斌説,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各國人員、企業交流日益密切,警務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大,對於警務工作者的跨國交流能力、執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近年來,中國實施了一系列警務合作舉措,如獵狐行動、合作打擊跨國電信詐騙、簽訂警務合作條約、外派警務聯絡官等,推動警務執法合作走向國際化。
當然,面對外國人對中國治安的稱讚,欣喜之後同樣應當冷靜思考。在世界進入風險社會、國內各類矛盾複雜程度加深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一項大課題。
從 社會角度而言,劉宏斌認為,目前由社會矛盾激化引發的治安案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政府社會管理能力和科學化程度不強,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不小差距。因此, 政府要提高社會管理能力。在公民道德修養方面,中國公民的道德修養與社會發展不同步的問題比較突出,公民社會教育比較薄弱,亟待豐富教育內容和手段,幫助 群眾遵紀守法、居安思危。
而從公安工作方面來説,劉宏斌表示,公安機關要根據社會發展,提高執法能力和素養,對社會治安加強預測預警預防,依法嚴懲犯罪,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公安工作的需求。(記者 劉峣)
[責任編輯:郭曉康]